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互动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

                 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邯郸市荀子研究会

协办单位:邯郸学院荀子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

                 邯郸市旅游局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邯郸市荀子中学

运维单位:荀卿庠读书会

原著与翻译
思想研究
当前页面  /  首页  /  思想研究
徐文泽讲荀子的修身境界三
发表时间:【2020/5/8 21:59:32】 浏览次数:2371次
第三节   修身的方法: 内省外求
方法是达到目标的桥梁,修身要讲究方法。

   我们知道,孔子修身方法是运用“内省”和“慎独”方法;孟子倡导“苦养”方法。那么,荀子的修身思想体系里,修身

有哪些方法?

 我们看到,荀子对孔孟的修身方法,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他继承了内省法、慎独法、苦养法,发展了外求法,即

修身借助于外在的社会环境。





孔子“内求”强调以身作则对于社会精英阶层的重要性。因为,任何一个社会的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都会成为一个社

会的标杆人物,标杆人物即名人效应,对社会其他阶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论语˙颜渊》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他的学生子路问政,他

对子路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提出道德修身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他认为一个

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的嫡传弟子们,直接继承了老师内省的修身方法。弟子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慎独”法:是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云:“慎其家居之所为。”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或“在

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辞海》





孟子讲“苦养”的修身法。《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列举了古代先贤的事例,从田间劳作的舜帝到被当做奴隶的秦国名臣百里奚,他们在成就伟业之前,经历了各种的

苦难和磨砺,他得到的启发是: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临到这样的人,必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

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动摇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

才能,让他可以去完成自己从前不能完成的事。



第一,荀子借助于礼仪、尤其是周礼进行修身。

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傲

慢)僻违(乖僻不合),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

获。’此之谓也。 ”

在饮食、衣服、居处、动静上,顺从礼,就表现得中和、适节; 不顺从礼,就表现得触犯危险,发生疾困。凡是容貌、态

度、进退、走路,遵守礼,文雅,不遵守礼,傲慢偏邪、庸俗粗野。《诗·小雅·楚茨》:礼仪全都合法度,一言一笑都恰

当了。



周代礼制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并制定与身份相一致的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

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各方面,都纳入“礼”的

范畴,潜移默化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就是周代的礼制。

   周礼目的是以周人的标准来规范各族的礼乐内容,并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中去;其意义在

于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加强周人血亲联系和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目的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第二,借助教育进行修身。荀子讲:

 “以善先人(引导人)者谓之教,以善和(附和、响应)人者谓之顺(和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巴结奉承),以不

善和人者谓之谀(献媚)。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中伤)良曰谗(说坏话),害良曰贼(残害)。

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

多见曰闲(开阔),少见曰陋(浅陋)。难进曰偍(ti 行动迟缓),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措施简少而有条理叫政治

清明),多而乱曰秏(措施繁多而混乱叫混乱不明 mao)。”



第三,荀子以持中调和方法修身养性,形成君子品德。“治气(调养性情)养心(培养思想)之术:

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调节)和(心平气和);知虑渐(潜)深,则一(纠正,齐一)之以易(平易)良(善良);

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辅导)顺(顺情合理);齐给便利(捷速,四字同义反复,性急嘴快的人),则节(节制)之

以动止(举止安详);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卑下)、重迟(迟钝)、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愚蠢)

散(散漫),则刦(jie 同劫,强迫)之以师友;怠慢僄(轻狂)弃,则之炤(通昭,明白)以祸灾;愚款(单纯)端

悫(que 质朴诚实,拘谨),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开导他思考)。



句意: 理气养心的方法: 血气刚强的人, 就用心平气和来柔化他; 深思过虑的人, 就用平易善良来纠正他; 勇猛乖张

的人, 就用顺情合理来辅助他;性急嘴快的人, 就用举止安祥来节制他;气量狭隘窄小的人, 就用宽宏大量来开导他; 

卑鄙、迟钝、贪利的人, 就用志向高尚来压制他;平庸、愚蠢散漫的人, 就用良师益友来强迫他; 怠慢、轻佻暴弃的

人, 就用招灾惹祸来晓喻他; 愚鲁、拘谨的人, 就用礼文乐歌来调济他, 用善于思索来导通他。大凡理气养心的方法, 

没有比顺从礼更直接的, 没有比得到导师更重要的, 没有比纯一爱好更神速的, 这就叫做理气养心的方法。



修身修德,根本原则精神是守中、持中。
        “中”的甲骨文形状如左状,带旗飘的旗
         子,从口指明杆的中间。名词:指与两端
         等距离的位置;形容词:指居平均水平的,
         无倾向的;动词:指合乎心意,合乎;
         动词:指到位,达成目标,读作zhòng。

在修德修身守中,即守着“中庸”这一点上,荀子同孔子有着前后承继的关系。虽然他并没有明确地指出来,但荀子提出

的修身养性的方法和原则,则是孔子“中庸”思想的具体运用。在他看来,修身需要守着相反相成的方法,就像治疗疾病,

需要辩证施治,纠正人的品质行为偏激的一面。





第五,小人也是君子修身的反面教材。看小人恶劣的言行和虎狼性情,君子时时警惕,不断修养。

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争

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噏噏(xixi众口附合,朱熹:相和也。)呰呰(zizi诋毁。

通“訾”),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此之谓也。





荀子常常引以为证的桀纣,尤其是纣王的教训说明,修身是国君或普通人终生的事业,不因成功而放弃修身。殷纣王(前

1075年--前1046年)是商代最后一位君主,据史书记载,帝辛少时,“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手格猛兽”,是

一个能文能武很有本领的人。纣王早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不杀奴隶,发展生产,更新观念,不事鬼神。曾深山练兵,

铸造兵器,率重兵征服东夷。





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使先进的中原文化向淮河、长江流域传播,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殷朝征服东夷后,疆土扩大,农业发展,财粮增多,帝辛便修建仓库,储粮聚宝。   





征服东夷的胜利,使纣王逐渐骄傲恣肆,专横跋扈,到了晚年,好酒淫乐,不理政事。在朝歌设肉林、酒池,寻欢作乐。

群臣进谏不纳,其叔父比干被杀,庶兄微子逃离,太师箕(ji) 子佯狂。宠爱妃子妲(da)己,唯妲己之言是从,肆意残杀

无辜。





周武王(纣王姑表弟)乘机联
             合庸、蜀、羌、微、彭、濮等
             族,带兵数万,与纣王兵会战
             于牧野(朝歌城南至卫辉市)。
             纣王仓皇组织奴隶兵应战,前徒倒戈,败回朝歌,登鹿台蒙珠玉衣而死。其子武庚将其葬于淇河西岸。
在于距今两千多年前,荀子透彻地领悟到:君子可以借助于失败者的言行与其结局的因果,时时刻刻 警醒自己修身养德。


Copyright © 2014-2019 www.chinaxun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荀子网运维 电话:13051618021  微信:22993341

        有别字、漏字、错误版权问题等请留言或联系编辑

       冀ICP备2024075312号-1 邮箱:229933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