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互动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

                 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邯郸市荀子研究会

协办单位:邯郸学院荀子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

                 邯郸市旅游局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邯郸市荀子中学

运维单位:荀卿庠读书会

原著与翻译
荀子兰陵研究
当前页面  /  首页  /  荀子兰陵研究
荀子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二-刘志轩
发表时间:【2023/7/27 11:56:03】 浏览次数:413次

荀子儒学与马克思主义

刘志轩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习总书记最近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我两次为荀子做传,有一个发现,荀子儒学与马克思主义有诸多契合之处。

第一,社会理想相近。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阶级消灭、国家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荀子儒学阐明的治世之道,其最终目标追求的是人人安居乐业的“天下大同”。荀子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愿景惊人的相似。

第二,人性观相近。

马克思认为人性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思维属性的辩证统一。

1、关于人的自然属性

马克思说:“人天生是社会动物”(《资本论》第一卷)。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反杜林论》)。恩格斯还说“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本性是善的这句话时,他们就说出了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是他们忘记了,当人们说人本性是恶的这句话时,是说出了一种更伟大得多的思想。”(恩格斯《费尔巴哈论》)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人来源于动物,永远不能摆脱兽性。不对民众进行必要的教育,是产生不出正确思想的。教育“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第530页)。总括起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不进行教育,产生不出正确思想。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荀子·性恶》)。“化性起伪”,用人为的方法改变人的本性,人人都可以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人。

2、关于人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87页)。“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56页)。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思想具有阶级性。

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 “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名分使群”,各得其所,使欲望有了“度量分界”,便能够组成和谐有序的社会。

3、关于人的思维属性

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人有思维能力。马克思主义主张,人民群众一旦有了正确思想,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主张用共产主义理想引导人。荀子说:人生而有知”(《荀子·解蔽篇》)。而且可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荀子认为,顺从天,颂扬天,不如发挥人的思维能力,掌握天的运行规律为人造福。

荀子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还有许多相近之处。

荀子从人性的初始状态入手,研究人类社会和谐太平之道;马克思从商品开始,研究资本主义,抽象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两位伟人相隔近两千年,相距数万里,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得出了人类社会伦理的相近结论。这不是巧合,是人类社会的内在规律使然。人类社会伦理,尽管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但是它们仍然具有本质价值特征的共性,有一条走向和谐太平的共同道路。

中华民族自远古时代始就显示出一种博大的天下胸怀。女娲用自己的鲜血炼五彩石补天,以拯救天下人的灾难;大禹为解除洪水灾害抛别新婚妻子,三过家门而不入。中华民族的先人展示出来的价值观、人生观,追求的目标不是一人幸福,而是族群幸福,是天下人共同幸福。中华民族这种天下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延续数千年,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无数舍生取义的女娲和大禹氏的英雄。儒家“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愿景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集中表现。

很显然,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具有天然的亲缘性、共融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创造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不仅是一个党的胜利,应当看做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性选择,是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天缘融合。

中国在大发展,世界在大发展。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都在出乎预料的大发展。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能走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也不能走中国封建主义的老路,必须创建自己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思维、新理论、新道路。

可是我们今天的社会,在意识形态上倡导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经济运作上行的是市场经济;而学国学用“人性善”做启蒙。此三者矛盾对立,互不相容。“人性善”无法解释市场经济的狼性现实,也无法理解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接受“人性善”启蒙的人,面对残酷的现实,看到的是社会上恶迹斑斑,愈加迷茫,何来崇高信仰?

荀子儒学可以将此矛盾化解。

荀子主张“人之性恶”、“化性起伪“,与马克思关于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完全一致,能够揭示市场经济的丑恶本质用人为的努力改变人恶的本性,提高道德情操,走向社会文明之路。这条文明之路的末端,便是“天下大同”,共产主义。

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上倡导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经济运作上实行市场经济,学国学用“人性恶”做启蒙。此三者相辅相成,互补兼容,“天下大同”、共产主义的社会信仰便可顺理成章的确立。

总之,把荀子儒学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的融合贯通,既有可能性,又有可行性。这是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也是重树民族信仰的需要,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

习总书记非常重视荀子思想。2014年10月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国历史上的治国思想,所讲的“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是荀子首创的治国理念。2015年到美国去,讲“法者,治之端也”,是荀子的原话。“义利相兼”“以义为先”,是对荀子义利观的精辟概括。习总书记在2017年在“一带一路”论坛上倡导互利共赢的天下“大道”,号召各国携手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总书记已经把荀子思想推向世界。

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荀子儒学结合起来,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荀子儒学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由此我有几点感想,第一,我们要提升对荀子儒学的认识。荀子儒学所指引的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与马克思主义指引的社会发展道路同样是人类世界的前进方向。费孝通引用英国人类学大师拉德克利夫·布朗说,“世界社会学的老祖应当是中国的荀子。”(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荀子的社会学要领先于马克思两千年。荀子与马克思一样,都是指引世界前进方向的伟人。

第二,我们研究荀子要有新角度。习总书记倡导“两结合”提出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方向,我们要改变过去孤立研究荀子文本的做法,要把荀子的文章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是一个不同以往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道路。

第三、我们研究荀子既要面向中国,又要面向世界。如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需要新思想、新理论。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共同向往,荀子儒学中有许多思想可以成为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思维。研究和弘扬荀子儒学是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Copyright © 2014-2019 www.chinaxun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荀子网运维 电话:13051618021  微信:22993341

        有别字、漏字、错误版权问题等请留言或联系编辑

       冀ICP备2024075312号-1 邮箱:229933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