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互动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

                 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邯郸市荀子研究会

协办单位:邯郸学院荀子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

                 邯郸市旅游局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邯郸市荀子中学

运维单位:荀卿庠读书会

原著与翻译
兰陵荀子文化园
当前页面  /  首页  /  兰陵荀子文化园
荀子与诗歌形式创新
发表时间:【2014/7/19 10:16:03】 浏览次数:6172次

----荀子与《诗》之六

    在《荀子》三十二篇中共引用《诗》句82次,反映了商周及秦汉的一种语言习惯及特点。这也是荀子行文成章、辩论演讲的一种习惯与特点。荀子并没有单独停留在对《诗》句引用的水平之上,而是在学习运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辟了诗歌创作的新天地新境界。
    《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四字一句,一唱三叹。如著名的《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荀子在他的文章中很好地借用了《诗》的这种行文节奏与句式,许多章节中都带有这种印痕,如《劝学》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除了第六句是五字一组外,其它六个句子全是四字一组,一唱三叹,反复咏颂,语气一波强过一波,强烈的节奏感,使文章顿挫有力,引人入胜。
    《诗》的一些篇章的原型就取材于民间歌谣,荀子也继承了这一优秀传统,在学习借鉴民间歌谣方面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最能代表这种学习的就是他的《成相》篇。
    我们以《成相》篇前三个自然段为例:
    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
    请布基,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
    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这三个自然段 的行文节奏是“三、三、七、四、四、三”一组,基本上是《成相》篇的固定模式,明显地带有民歌民谣的语气色彩。这实际上就突破了《诗》篇创作中四字一组的固定模式,把三字一组、七字一组这两种符合人的呼吸节奏的咏唱方式,自觉地与四字一组的方式相结合,很好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
    全部《成相》篇,“三、三、七、四、四、三”的句式共有56段。56句犹如56串连珠,不仅有传统诗歌 “一唱三叹”的缠绵,更有海潮浪涌般的气势,句群的集约式展开,节奏的冲击,韵律的谐振,情感的叠加,使人自觉不自觉地就会与之共鸣、与之齐舞。著名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的长篇铺陈,就可以看到荀子这种创作方式的影响。
    有汉一代,最有代表性的七言诗是汉武帝与众大臣在新建的柏梁台上集体创作的联句诗。如开始的四句是:
    日月星辰和四时,(皇帝赋)骖驾驷马从梁来。(梁王赋)
    郡国士马羽林材,(大司马赋)总领天下诚难治。(丞相赋)
    由个人创作的独立成篇的第一首七言诗为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致了唐代,七言诗发展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唐代中叶及整个宋朝,三言诗与五言诗、七言诗相结合,又成就了词作(三、五、七间用,故人们又把词称为长短句)的繁荣与鼎盛。即所谓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唐诗宋词”。
    最能代表这种结合的当数《长相思》体裁的词作。如唐代大诗人的白居易的《汴水流》: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南朝梁代出现的《千字文》、宋代出现的《百家姓》、把《诗经》的四言格式运用到极致;宋代写成的《三字经》则把三言诗的格式运用到极致。
    凡此种种,都可以证明荀子所开创的三言诗、七言诗格式在后世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
    三言诗、七言诗与五方诗一样都符合人的呼吸节奏,使人更易于把握感情的酝酿与表达。《诗经》里面的许多四言诗的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多数是用来调节人的呼吸节奏的。如上面所引用的《周南·关雎》篇有六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之”字。在屈原、宋玉的楚辞里面,句子的后面往往带“兮”字,也是用来调节呼吸节奏的。用老百姓的话说叫合仄押韵、抑扬顿挫,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说就是按发音吐字规律赋诗行文,用美学的语言讲就是节奏美、韵律美。
    荀子不仅是学诗用诗的楷模与榜样,更是诗歌创造创新的楷模与榜样。
                                         (焦子栋整理)

Copyright © 2014-2019 www.chinaxun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荀子网运维 电话:13051618021  微信:22993341

        有别字、漏字、错误版权问题等请留言或联系编辑

       冀ICP备2024075312号-1 邮箱:229933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