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
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邯郸市荀子研究会
协办单位:邯郸学院荀子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
邯郸市旅游局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邯郸市荀子中学
运维单位:荀卿庠读书会
一、道德的起源——生命的尊崇
道德起源于对生命的尊崇。为什么这样说呢?
道德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礼”的包括仪式、道德和制度。仪式和制度是“礼”之精神的具体操作和外在表现,礼的精神内核是道德,包括人伦关系、伦理价值,人与人之间的秩序。所以,礼的起源也就是道德的起源。
礼起源于祭祀。原始社会祭神、祭祖,都要举行庄严的祭祀仪式。祭天是为生命个体或整个群体的生命祈福、避灾。葬礼是追悼死去的生命,凝聚活着的生命,张扬生命的意义。通过氏族祭天、祭祖的仪式传达出一种道德观念,让氏族部落的成员深刻感受到个人与氏族部落密不可分,个人意志必须服从整体意志,氏族是一个生命的整体。
礼,完整地展现了中国人从生到死的一套生命仪式,道德也就在这一套生命仪式之中传递。
孔子非常推崇“礼”。他说:“不学礼,无以立。”也就是说,一个人不懂得礼,就不能在人世间安身立命。孔子和孟子都是从正面来阐释礼义道德的生命意义。
荀子则是从人的劣根性角度来解释礼仪道德的起源和生命意义。他在《礼论》里面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他认为礼仪道德的起源,是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生命欲望的和谐。
他在他的文章《性恶》里面说得更清楚。
荀子说,人的本性生来就有贪财图利的欲望,顺着这种人性发展,就只会有争夺而没有谦让;人生来就有嫉妒和憎恨之心,顺着这种人性发展,就会相互残杀而丧失忠信;人生来就喜欢动听的声音和美丽颜色的欲望,顺着这种人性发展,就发生了淫乱的行为,而使礼义和法度失去作用。“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圣人为改变人恶的本性而制定礼仪道德。用礼仪道德来端正人的行为,避免人与人之间相互争夺,相互残杀,按照礼义道德的要求去和谐相处。让人在礼仪道德的制约下生活得平安、幸福。
荀子对礼仪道德的起源的解释,与孔子所讲得不相同的,是荀子认为人的礼仪道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和修养才能得到的。不像孟子说的人生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荀子与孔子、孟子他们都认为,礼仪道德的起源是来自对生命的热爱与尊崇。荀子讲“礼以顺人心为本”,“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大略》)荀子讲礼义道德的本质是和顺人心,礼仪道德的内容就是孝敬老人、慈爱幼小,惠顾贫贱,这些讲的都是对生命的尊崇。
让每个人活得有尊严,死者受尊崇,这就是道德的起源,也就是道德的本质意义。。
二、道德的价值——生命的社会能量
地球上生存着许多动物,人类为什么能够胜过其它动物而主宰地球?
荀子的回答是,因为人能够“群”,也就是人能够组成社会。
人类社会是靠什么组织的?荀子回答说,“礼者,治之始也”(《荀子·王制》)。礼义道德是人类社会治理的起点,是构成人与动物区别的起点,也是构成人的生命意义的起点。
道德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有不可估量的社会能量。
荀子说:“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荀子《大略》)礼义道德是处理政治事务的指导原则。处理政治事物不遵循礼义道德,政令就行不通。
荀子还说:“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苟子·修身》)礼仪道德关乎到人的生存,事业的成败,社会的治理,国家的安宁。道德的能量几乎无处不在。
“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王制》)能够实行礼义道德的可以统一天下,成就王业。善于处理政务的可以使国家强霸。善于取得民心的可以使国家安定。只会搜刮民财的就会灭亡。
“威力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道德之威成乎安强,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灭之也。”(《强国》)道德的威力可以使国家安定强盛,暴察的威力会使国家危险衰弱,狂妄的威力只能让国家灭亡。
总之,道德,把人与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区别开来,维护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维护人类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安定,保证了人生命意义的实现。使得一切人都得到自由的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观。这就是说,在每一个人都生活得有尊严,生命都得到尊崇的时候,人类就进入了最崇高的阶段。
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封建的礼仪道德,从革命意义上讲,这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没有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让我们在泼脏水的时候把孩子也扔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
近三十年,进入市场经济,唯利是图成为一种时髦的潮流,事关人的生命尊严的道德被遗弃。近几年接连出现了冠生园月饼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食品添加剂事件等等。这些事件都直接危害人的生命。儿女残杀父母的事件也接连不断发生。道德的缺失已经到了没有人性,丧心病狂的地步。
官员腐败,社会腐败,越反腐败腐败越升级。过去贪污数千元、数万元,如今贪污的数字到了几千万,几个亿。官商勾结,中央有令不行,直接威胁到国家的权威。
可怕呀!反面的教训让我们更加认识到,道德赋予生命的社会能量是如此巨大,道德的社会价值怎么估量都不为过。
三、道德的目标——生命的辉煌峰巅
荀子说,“学者,故学为圣人也,非特学为无方之民也。”(《荀子·礼论》)人的最终道德目标是圣人。一个人,达到圣人的品格,就达到了人生命价值的辉煌顶点。
圣人是个什么样子?
荀子拿出来一个榜样,他就是大禹。
大禹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从大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三个突出的品质特征。
第一,大禹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人都说杀父之仇是最大的冤仇,而大禹不计较杀父仇恨,毫不犹豫的继续担当起治水重任。大公无私,始终把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心中装着全民族的大爱。
第二,大禹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他能够吸取父亲治水的教训,另辟新径,把过去父亲用的堵截治水的办法改为疏导。一个堵截,一个疏导,听起来简单,实则,这是一个思维的大转变,是由天与人对立的思考,向天与人和谐的思考的转变。
第三,大禹是一个勇敢的人。治水,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洪水滔天,苍海茫茫,到处是漩涡,陷阱,绝壁,荆棘。面对着这种不可想象的艰险,只有勇敢的人,无所畏惧的人,舍生忘死的人,才能化恶浪为坦途,化无序为有序,化无望为有望,化艰险为太平。
儒家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仁、智、勇三种品格,才可以被称作是完美的人。而这些优秀的做人品格,全部汇集在大禹的身上,并且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用现代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在大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是把全民族的利益摆放在首位的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是研究和尊重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是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的实践精神。集体主义的品德,科学的态度,不惧艰险的实践能力,也正是我们时代所倡导的做人品质。
西方有一些人经常指责我们缺乏人性。我们的祖先大禹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讲究人性的代表,他讲究大爱,讲究牺牲小家,维护大家;讲究为了整个民族的生存,牺牲自己,这是最崇高的人性。
基督教的《圣经》里讲述了一个诺亚方舟的故事。说古代洪水泛滥,上帝暗示诺亚,赶快打造一条船逃跑。诺亚就急忙赶造了一条船,带上自己的老婆和孩子,还把每一种动物带上雌雄一对,逃跑了。
在巨大的洪水灾害面前,不顾及别人,只顾自己逃跑,这是西方的文化传统。
大禹的故事与诺亚的故事,所讲述的都是人类古代先民的故事。从这两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倡导的人性,强调的是生命个体的人性;而我们倡导的人性,是生命群体的人性。这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
西方的民族传统和东方的民族传统,在悠久的历史长河当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优长和不足。在这里我无意贬低西方的文化精神,西方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西方的社会进步曾经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表现出相当明显的缺陷。
尊崇集体主义和民族的大爱,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光荣传统。
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上,有过多次分裂和外民族入侵,有过多次各自为政的军阀混战,但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像世界上其他几个文明古国那样,分裂了,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最后还是走向统一,这是为什么?是文化的力量在起作用。这个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就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个价值观让我们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奋斗在一起 ,几次在血泊中倒下去,几次又重新站起来。
在中国的历史上,涌现出过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在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伟大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芒。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发生八级强烈地震,2010年4月14日的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许多活生生的动人事迹都表现出一种全民族的大爱,一种全民族的坚强。这种大爱和坚强从哪里来?从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液中来,从五千年传统的集体主义民族精神中来。
把大禹作为榜样,走近圣人这个道德的最高目标并不难。荀子说:“途之人可以为禹”,“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为之圣人。”一个普通的百姓,只要把善良的品德积累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就可以成为圣人。
荀子为我们讲述了从一个普通人走向圣人,在道德积累上的四个层次,或者说是四层阶梯。
第一个层次是“民德”。
荀子说,以顺从风俗为好,以钱财物品为宝,以保养自己的身体为最高原则,这是普通老百姓的德行。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首先要能够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若想与人和睦相处,就必须限制、或者抛开自己的喜好,顺从多数人的风俗,这样才能和众多的人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一个家庭,天天要吃饭,要穿衣,柴米油盐,缺一不可。为了一家人能够吃得饱,穿得暖,孝敬父母,抚养儿女,就要重视财物,通过辛勤劳动,赚取钱财,养家糊口。
为了好好的活着,还要关注健康,提高生存的质量,把保养身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从俗,理财,养生,这三点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朴素、最低一层的品行。一个人把这三件事情做好了,就做到了民德。
这个最基本、最朴素的品行,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得到呢?
不是。有的人不遵从民俗,惹得众人讨厌;有的人不孝敬老人,甚至打骂老人;有的人胡吃闷睡,挥霍浪费,不知道钱财来之不易;有的人不知道爱护身体,经常汹酒,打架斗殴,直到头破血流。有这些行为的人就没有做到人生最基本的品德要求。也就是老百姓经常说的,四六不懂,不够人格。
走近圣人的第二个层次,荀子把它叫做“劲士”。
荀子说,行为坚定不移的遵从礼义和法度,不以个人私欲去歪曲、混乱所知道的东西,做到这些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坚定的士人。
“劲士”,这是在“民德”基础上的道德升华。走进这个层次的人,不仅能够做到从俗、理财、养生这些人生最基本的品德,他的言行还能够自觉地遵守礼义和法度,能够排除私心杂念,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敢于讲真话,讲真理。这样的人是正直的人,坚强的人,可以信赖的人。
为什么荀子把“劲士”的品德看得比“民德”高呢?
这不是荀子个人的选择,是社会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坚定地遵守礼义和法度,不讲假话,敢讲真话,对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太重要了。一个社会要想有一个平安有序的生活秩序,最为重要的就是行为要合乎法律,合乎礼义,而且还不要因为私心去说假话,造谣生事,故意制造社会混乱。
战国时代,楚怀王听信了靳尚和郑袖的谎言,放逐了敢于讲真话的屈原,害得屈原身投汨罗江而死。楚怀王也被劫持到秦国咸阳囚禁起来。
秦国的公子虔为了个人的私利,说假话,陷害商鞅,将商鞅五马分尸,使得秦国失去了一位坚定的政治家。
李斯说假话,不仅害死了扶苏,还使得秦国快速的灭亡。
谎话,假话,误国害民。从古到今,社会都呼唤讲真话,呼唤礼义,呼唤法纪,呼唤正义!
荀子所讲的“劲士”品德,就是告诉人们,一个人不能仅仅停留在能够维持生存的“民德”上,还应当有社会责任,懂得维护社会的和谐秩序。能够自觉的坚定的遵守法律和礼义,能够不因为私心去歪曲事实真相,敢讲真话,维护真理,维护正义。
荀子认为,有了这样品德的人,比仅仅能够自己吃得饱穿得暖的人,高了一个层次,在走向圣人的人生旅途上,登上了一个新的阶梯。
走近圣人的第三个层次是“笃厚君子”。
“笃厚君子”,就是忠厚的君子。荀子告诉我们,“笃厚君子”不仅能够做到以从俗、理财、养生为基本点的民德;也不仅能够做到坚定地遵守礼义法度,敢讲真话;他还能自觉地运用所学到的学问修正自身,改变自己恶的本性,并且看成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还能够为社会做出许多有益的业绩;还能够为社会的进步思考;还能够敬重自己遵奉的人,开导不如自己的人。虽然他的所做所为还不那么周到完善,但这样的人,不失为社会的栋梁。
一句话,“笃厚君子”是能够自觉修身,改变自我,对社会善于思考和极度负责的人。人的品德到了“笃厚君子”,就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样的笃厚君子有过很多。
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大夫范蠡。帮助刘邦推翻秦王朝建立汉王朝的张良,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朱元璋的谋臣刘伯温,等等。他们都可以说是笃厚君子。
笃厚君子有过人的智慧,有治世的才干,有杰出的人品,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国家的栋梁。
由笃厚君子再提升,进入第四个层次,就是圣人。
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才是圣人?
荀子说,熟悉历代君王的法度,就好比辨别黑白一样清楚;顺应形势的变化,就好比念简单的数字一二那样轻松;习惯于按照礼法做事,就好比运用四肢那样自如;能够掌握立功的时机,就好比了解四季那样及时;善于处理政事,安定百姓,让亿万的人民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如果做到这些,就可以称得上是圣人。
在这里,荀子提出的圣人道德标准,可以分为五条,一是熟悉百王之法,二是随时应对形势的变化,三是轻松自如的推行礼义和法度,四是不失时机地为国家建功立业,五是平政安民,将亿万民众团结得像一个人。
把这五条联系在一起,就是一个古代思想家的完整形象。
荀子在他的文章《儒效》里为圣人作了一首赞美诗,我在这里释译成白话,请大家欣赏。
井井然啊有条有理,
凛凛然啊严于责己。
迢迢然啊始终如一,
奕奕然啊自强不息。
落落然啊执道不怠,
昭昭然啊明察无比。
修修然啊行必礼义,
安安然啊文采绚丽。
赫赫然啊乐人之德,
忡忡然啊忧人之弊。
荀子说,像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圣人了!
圣人是那样的博学,那样的完美,那样的崇高,那样的伟大,但圣人之道是简单的,不过都出于“一”。
“一”的含义是什么?
荀子说,“一”就是把握住“神”,并且做到“固”。
用最好的方法治理天下,达到完善周全就叫做“神”。任何事情都不能动摇他的意志和决心叫做“固”。
一个人的行为,既“神”又“固”,就可以称为圣人。
所谓圣人,就是思想道德的枢纽。天下的思想原则都集中在他这里,历代圣王的思想原则也统一在他这里。
孔子创建儒学,以“仁”为核心,影响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是当之无愧的圣人。
荀子以性恶论的思想为基点,以礼为核心,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模式创建了理论基础,影响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也应当是当之无愧的圣人。
以上说的,从普通老百姓最基本的民德层次到劲士层次,再到笃厚君子的层次,最后到圣人,这就是荀子给我们讲的走近圣人的四个阶梯。经过这四个阶梯的逐步提升,就走到了人生的道德顶峰,达到了生命辉煌的峰巅。
四、道德建设——张扬生命的意义
近年来,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的事件,轰动全国。药家鑫害怕被撞的人不死,又把被撞人砍了八刀,致人死命。他是个音乐家,有车,有女友,属于社会精英阶层,他缺少的是什么?是基本的道德底线。
生命,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可在现今以商品交换为主导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人的生命贬值了,失去了应有的尊严。我们的社会道德正在遭遇一场危机。对生命的尊重、对他人的同情,乃至职业基本操守、社会伦理等等必不可少的社会道德,正在逐步减退、泯灭。进行道德建设,张扬生命的意义,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
荀子说:“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强国》)他还说:“治民不以礼,动斯陷亦。”(《大略》)礼义道德关乎国家的命运,国家不用礼义道德治理,一行动就会出差错。
让礼义道德回到生活的中心位置,让道德成为社会生活的无可置疑的基本立场。让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的中国,重新奠定礼义道德的社会基础,这是我们当今社会非常急迫的任务。
荀子在道德建设方面的论述很多,我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了六个方面。
1、立诚信
诚信是人人必备的品格。诚信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
如今我们社会的信任度太低了。根据商务部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为诚信缺失导致的直接损失高达六千亿元。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制假售假、合同欺诈造成的各种损失为两千亿元。在政治生活中,有些政府官员欺上瞒下,贪污腐败严重,降低了政府的信任度,其损失无法用金钱衡量。
荀子对诚信的论述很多,可以归纳为三点。
第一,诚信是做人的道德之本。
荀子把是不是讲诚信作为君子和小人的分水岭。荀子说:仁人“忠信以为质,端悫(que)以为统”(《臣道》)仁人以忠诚守信为本质,以正直诚实为准则。“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就不是堂堂的君子,而是恬不知耻的小人。
他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这种人是“国宝”。“口言善,身行恶”,这种人是“国妖”。(《大略》)有些人口中讲得天花乱坠,其实是谎话连篇。这种人像狐狸精一样很难识别,上其当者不少,所以荀子将这样的人称之为国妖。
一个人诚实守信应当做到这样一种程度:“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非十二子》)不讲信用是一种耻辱。只要自己做到诚信,不害怕不被信任。被人信任的时候能做到诚信,不被信任的时候也一样能做到诚信。只有这样,才能够走好诚信之路。
第二,诚信是为政之本。
他说:“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议兵》)古代大禹和商汤以信义为本,使得天下大治。桀纣背信弃义而使天下大乱。“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强国》)只有“上信”,才能有“下信”,不然就会造成“上诈其下,下诈其上”,整个社会都失去诚信的混乱局面(《强国》)。荀子说:“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强国》)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威力震动天下,强盛称霸四方,他们成功的原因在哪里?原因就是一个字,“信”。
第三,诚信是职业道德之本。
荀子说:“商贾敦悫(que)无诈,则商旅安,货通畅,而国求给矣。”(《王霸》)商人做到诚实守信,不搞欺诈,他的货物就会通畅无阻,国家的需求就能得到充分供给。“百工忠信而不楛,则器用巧便而财不匮矣。”(《王霸》)各种工匠诚实守信,不偷工减料,各种器具就轻巧便利,财物也不至于缺乏。“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王霸》)农民勤恳种地,不去做其他行业,就不失天时地利人和,百事不荒废。
如果各行各业都讲诚信,人人都能够以诚相待,以信相交,家庭就和睦,朋友就相近,商业就繁荣,社会就会平安、和谐、有序。
2、正义利
为什么有人会丧失诚信呢?究其根源,是利益的驱动。那些抛弃诚信的人,为了一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将道德规范、承诺信誉、合约法规置之度外,扭曲了生命的意义,把自己与毫无社会道德可言的动物摆放在一起。我们建设社会道德,第一重要的就是把扭曲的生命意义扭转过来,让生命展现出灿烂的光辉。
为此,进行道德建设,就必须需摆正义和利二者之间的关系。
义和利,这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求义,还是求利,是两种相反的个人欲望,也是两种相反的道德行为。
义利之辩,在中国已经长达数千年。
墨子主张最大限度的减少个人利益。要人住茅草屋,吃粗米淡饭,穿粗布衣服,脚上穿草鞋,全力去谋义。
老子和庄子主张“无欲”,干脆把人的欲望去掉。
杨朱学派主张“贵己”、“为我”、“重生”,把个人的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认为人生的唯一价值就在于满足享乐的欲望,他们提倡“纵欲”。
孔子和孟子都主张“均平”。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均无贫”(《论语·季氏》)。他们认为,平均了就没有为个人利益发生的欲望之争。
荀子对于这些主张,全部持反对的态度。
荀子反对“纵欲”。他认为,放纵人的性情,按照自己的欲望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会发生争夺,破坏社会秩序,以至于发生暴乱。
荀子也反对限制人欲望的“寡欲”和“去欲”主张。他把人的欲望看作是人的本能需求。是不能取消的。
荀子也反对墨子的“节用”。荀子认为,天下如果这按照墨子的办法,人们必然是整天愁眉苦脸的穿粗布衣服,吃恶劣的食品,没有音乐听,万物得不到恰当的利用,上失天时,下失地利,中失人和,天下就像火烧火燎一样。
荀子也反对孔子和孟子的“均平”主张。他说,“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荀子·王制》)人在社会上的身分假如都一样,就不能够有侧重;势力都相等,就不能够集中统一;众人都一样,就谁也指使不了谁。荀子认为只要有天有地,就会有上和下的差别。人和人之间有差别,这是天经地义的真理。
既然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杨朱学派解决人个人利益问题的办法都不行。那荀子提出来的是个什么办法呢?
荀子认为,对待人没有止境的个人欲望,正确的办法是“导欲”。
荀子说,人的欲望是天生的。一个人的欲望再多,只要合乎道理,他对国家又有什么妨害呢?如果不合乎道理,即使欲望再少,对国家也是有害的。虽然是一个看大门的人,他的欲望也不能去掉。虽然是一个天子,他的欲望也不能完全满足。对待人的欲望,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
如何引导呢?简单的说,就是对待人天生的个人欲望,不要无端的限制,也不要随意放纵,更不能人为的拉平。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人的欲望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可能的情况下使人的欲望尽量得到满足。
孔子很少谈到利,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追求个人利益,那是小人做的事情。所以,孔子很少谈利。
孟子把利说得更可怕。他说追求利益的是“跖之徒”(《孟子·尽心上》)。“跖”指的是盗贼。就是说,追求利益的人是强盗一类的人。
为什么孔子和孟子都这样反对追求利益呢?因为孔子和孟子都认为,一个人只要一追求个人利益就会道德沦丧。
荀子不赞成这种看法。他说,“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荀子·大略》)他认为,尊崇礼义道德和取得个人利益,是人人共有的两种需求。既然是大家都有的需求,那就不能不说,也不能不正确地对待。所以,荀子不但不把追求利益的人看成是小人,或者强盗,他还鼓励追求利益,主张“兴天下之利”(《荀子·王霸》)。
但是,在兴利的过程中,荀子特别指出,一定要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
荀子说,“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荀子·大略》)社会上正义的信念胜过追逐个人利益的信念,那是一个安定的时代;社会上追逐个人利益的信念胜过社会正义的信念,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义和利谁胜过谁的问题上,当权者的作用最大。君主重视正义,正义就能够胜过财利;君主重视财利,财利就胜过正义。
很久以来,我们摆不正义和利的关系。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只讲精神,只谈道义,把道义与利益对立起来,批判“金钱挂帅”和“物质刺激”,不重视广大群众的物质需求,结果,道德建设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走向了“假、大、空”。
到了市场经济时期,利益成为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杠杆,也成为人们生活的直接价值目标。结果,拜金主义泛滥,“见利忘义”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导致了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不仅在经济上造成了难以计量的损失,而且在政治上,在思想道德上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我们在道德建设上应当接受历史的教训,不能再一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就忽视个人利益,剥夺个人利益。一讲维护个人利益,又成了个人利益至上,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背道而驰。
摆正义利关系的正确的办法是,像荀子所说的,兼顾义和利两个方面,把义摆放在首位。
我们要依法落实公民的各种权利,使他们获得正当的利益;与此同时,要引导人们承担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自觉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优先的地位。
由于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人被利益而冲昏头脑,分不清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有的人以能够使用不良手段骗取钱财为光荣,只要能够赚钱,什么事情也敢干。有的人以能够以说假话、作假事,骗取信任和荣誉为光荣,有的人以贪污盗窃为光荣。
荀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清醒的为我们划出了一条区别荣辱的分界线。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一个人的行为,是耻辱还是荣耀,要看他如何摆放义和利的位置。
由于社会的复杂性,把荣耀和耻辱的获得也搞得很复杂。有些道德低下的人获取了荣誉,而有些道德高尚的人却遭受耻辱。如何看待这些不合理的现象?
荀子把得到荣誉和耻辱的人分为两种:“有义荣者,有势荣者;有义辱者,有势辱者。”(《荀子•正论》)他认为荣耀和耻辱的取得,来自不同的方面,应该区别看待。一个人获得了荣耀,他可能是合乎礼义的荣耀,也可能是凭借权势的荣耀。一个人受到了耻辱,他可能是不合乎礼义的耻辱,也可能是不凭借权势的耻辱。
因为道德高尚获得的荣耀是“义荣”,是合乎礼仪道德的荣耀。因为权势地位带来的荣誉是“势荣”,是凭借权势的荣耀。
因为贪图私利、违法乱纪、个人不道德的行为而遭到的耻辱叫做“义辱”,这是不合乎礼义道德的耻辱。因为外界强加给的侮辱,叫做“势辱”,这是权势给予的耻辱,与个人的品德无关。
荀子认为,君子可以遭受权势强加给自己的耻辱,但是不能有不合乎礼义道德的耻辱。小人可能会获取凭借权势的荣耀,但是他不可能有合乎礼义道德的荣耀。遭受权势强加给自己的耻辱,并不妨害他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凭借权势获得的荣耀也不妨害他成为社会的罪人。
荀子的这个观点告诉我们要自信,不要被假象迷惑人生的方向。他用“义荣”和“势荣”,“义辱”和“势辱”为我们区分了光荣与耻辱的两种社会表现,对我们今天来分辨义与利,荣与辱的复杂现象,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3、讲爱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这是儒家道德观的最高境界。“仁”是什么?“仁”就是爱人,是给人以崇高的尊严。孔子孟子从正面倡导仁义,倡导爱人。荀子从解析人的劣根性来倡导仁义,倡导爱人。
荀子说,顺着人恶的本性发展,就会“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残贼生而忠信亡焉”,“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就会出现“强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性恶》)放纵人恶的本性膨胀,就会发生以强欺弱,多数人欺侮少数人,天下混乱,国家灭亡。由此荀子导出他的结论,人必须“化性起伪“,采用人为的办法改恶从善,树立仁爱之心。
爱心给予谁?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荀子讲的“三本”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人的生命本源。
第一,“天地”是人的自然生命本源。“天地”给予了人作为自然生灵的存在,它也构成了人类命运的一个方面。
第二,“先祖”是人血缘生命的本源。现在的生命是先祖生命的延续。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种族谱系,不仅仅是“养生送死”的一种个人义务,更多的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照与勉励。
第三,“君师”是人的社会生命存在的本源。人之所以为人,能和动物区别开来,是因为她具备遵循礼义道德的素质,而人的礼化,则是由于“君师”的教诲和引导。人是在君师的引导下才能够成人。
“天地”、“先祖”、“君师”这“三本”,构成了人生存在世界上的基础。所以,人讲爱心,首先不能忘记“三本”。
中国的佛教吸收了儒家思想,要求信徒“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上报的“四重恩”是:国土恩、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下济的“三涂苦”是:畜生、地狱、饿鬼。
为什么要报四重恩呢?因为天地、父母、师长和普天下的众生都是人成长之本。谁也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离不开父母的关爱,离不开师长的教导,离不开天下各行各业人的劳动创造。
为什么要下济三涂苦呢?关心和爱护每天默不做声劳作的牲畜、地域中的受难者,和忍饥挨饿的人,是要人随时想到尘世上还有许多苦难,需要用爱心去帮助。
报“四重恩”是要人时刻不要忘记生命是怎么来的。救济三种苦难,是要人尊崇生命,时刻对生命抱有爱心。把“上报四重恩”与“下济三涂苦”,二者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佛教徒修炼爱心的基本内容。
世界上的几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把爱心的建立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儒学也同样把爱心作为修身的起点,儒学把懂不懂“仁”,有没有爱心,看做是一个人品优劣的基本点。
荀子说,“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荀子·不苟》)用真诚的心坚守住仁爱,仁爱就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在行为上表现出仁爱,行为就令人崇敬。行为令人崇敬,就可以感化和影响别人,树立起全民族的大爱。让社会在爱心的养育下和谐、平安、健康,消除邪恶,正义张扬。
如今我们的社会太缺乏爱心了。为什么富士康连续十多个员工自杀?其主要原因就是老板把员工只当做会说话的工具,让他们干活,为他们赚钱,对员工的思想和生活却漠不关心。我们国内的大小企业,是不是也像富士康这样?有一个单位的员工自杀了,单位的领导首先想到的不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去,他首先想到的是害怕担责任。他竟然在接到通知后耽延四个多小时才到现场,这哪里还有一点共产党的味道?失掉了起码的人性。
如今相信佛教基督教的人多了。为什么?是因为他们需要精神的关爱和依托。他们在单位里,在企业里,找不到心灵的慰藉,只好投身到基督教、佛教。我们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江山是人民作出了极大的牺牲换来的。我们当年的老八路作风,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的作风,几乎被市场经济吞噬殆尽了,这是非常危险的。
5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 。文章寄语当今官场:“以政府之力,维护弱势人群的表达权,使他们的利益能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渠道正常表达”。这篇文章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他们说,“沉没的声音”如果得不到倾听和回应,就有可能导致矛盾的激化,甚至演变成“爆炸的声音”。 当百姓心死之际,就是惨剧发生之时,前车之鉴,血迹斑斑。
政府对人民的爱心,官员对百姓的爱心,老板对员工的爱心,人人对身边人的爱心,共同凝聚成社会道德的起点,凝聚成社会安定的基石。我们社会需要普遍的爱,持久的爱,注入灵魂的真爱。不需要诸多的表面文章。
4、倡礼仪
荀子非常注重礼仪,他说: “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议兵》)
研究礼仪形式出现的原因,可以发现,礼仪形式深藏着一种看不见的神圣道德力量。中国自古代代相传的仪式活动都有道德教化功效,它通过仪式所产生的超脱感、安宁感、慰藉感、亲切感,来实现心理上的影响力。
通过礼仪的形式营造出一种氛围,来实现道德教化,这是中国传统德育的一大特色。
我们近些年恢复了祭黄帝陵大典,它展现出全世界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使得全世界的华人更团结、更友爱,更和谐。
我们天安门前的升国旗仪式,体现着国家的尊严。参加或者观看这个仪式,从内心深处滋生出一种对祖国的爱,潜移默化的让人感受到一种崇高。在这里没有谁进行道德说教,是仪式的内涵提升了参与者的道德境界。
我们的学校里开设有道德教育课程,那是知识的学习,主要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而价值观的学习主要解决的是信不信的问题。一个人品德的形成,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靠自身道德的体验、感悟、和积累。道德的学习是以个人体验为中心,把知识、情感和行为三者结合起来的结果。
仪式给予人思想上的印记会伴随他的一生。所以,可以这样说,轻视仪式就是轻视道德的有效传递。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仪式很多,各自有各自的内涵。现实社会中的仪式很少,常见的只有婚礼、葬礼、升国旗等三种。即便是这三种,文化内涵也太少,尊重的程度也很不够。
大家都非常重视的婚礼,如今的婚礼却往往被西方宗教文化所替代,失去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葬礼,本来是一个延伸生命意义的过程,对死者的悼念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深刻意义的生命教育。可是如今被简化到几乎没有任何文化内涵的地步,起不到追念死者,尊崇生命的意义。甚至到了对死者不尊重的地步。
最为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有的单位也不足以表达出应有的严肃和庄重。
为了重建社会道德,我们有必要恢复一些传统仪式,比如传统春节辞旧迎新的仪式,中秋、端午传统仪式,祭祖、老人做寿等家庭仪式,还有必要把学生的入学仪式、毕业仪式,成人礼仪式等等,办得更加认真、隆重。通过这些仪式,潜移默化的塑造我们的民族性格,建树人的观念,改变民俗民情。
当然,重视仪式,恢复传统仪式,并不是简单的复旧,更不能让封建道德观念抬头。我们是以仪式为载体,张扬新的道德内涵,弘扬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同时,还要反对对那些为了表现个人政绩的毫无道德内涵、浪费钱财的仪式。
5、管文娱
对文化娱乐的社会功能历来认识不同。
在荀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墨家学派就反对一切艺术活动。墨家认为,艺术活动不仅不能解决吃饭、穿衣问题,还劳民伤财。
杨朱学派则认为,人生活在世上,应该“贵己”,要放纵性情,为所欲为,尽情的欢乐,不受任何约束。
荀子怎么看待呢?荀子说,“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乐论》) 荀子认为,音乐和艺术所表达的是道德,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很大,它可以“化人”,“可以善民心”,还可以“移风易俗”,改变社会的风俗面貌。
在荀子看来,音乐与艺术和国家的安定团结、人民的品德修养密切相关。他甚至于把音乐与艺术的作用提高到关乎国家兴亡的高度。他说,“礼乐废而邪音起者,危削侮辱之本也。”就是说,端庄的音乐废弃了,邪僻的音乐兴起来,这是国家遭受危亡、削弱、欺侮、耻辱的重要原因。
荀子的这些话是不是危言耸听呢?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过“四面楚歌”的战例。四面的楚歌声让项羽的心里丧失了斗志。逼得项羽在乌江畔自刎而死。
在抗日战争中,我们的战士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向日本侵略者冲锋。我们的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唱着《三大纪律八项主意》,推翻了蒋家王朝,打下了人民的江山。
这些历史的生动实例都可以充分证明,荀子讲的音乐和艺术“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是很有道理的。
如今有人只强调音乐和艺术的娱乐性,排斥和否定音乐和艺术的社会功能,认为音乐和艺术一旦具有社会功能,就不再是艺术,变成了政治的工具,这是一种谬误。
多年来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十分受宠。其实,好莱坞的每一部影片宣传的都是美国的价值观。大家都喜欢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影片开头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回美国了!”这一句普通的话语,通过主人翁的口告诉我们,美国是人间的天堂。
美国电影基本上是一种模式,每个影片都要塑造一个具有美国价值观的英雄。这个英雄遭受七灾八难,最后都要取得胜利。这位英雄的胜利,是个人的胜利吗?不是,是美国价值观的胜利。这是娱乐吗?不是,是政治。不过,美国的电影好就好在他们用非常精美的包装,让你吃着喜欢,不知不觉中毒。
目前有一些文化现象很让人担忧。
有专家评论说,现在的文艺娱乐节目,有的单纯追求性感,很少营造美感;有的专注于声色欢娱,远离了精神魂魄的熔铸。尤其那些躲避崇高,远离教化,恶搞经典,丑化革命英雄人物的所谓文艺创演,被人民大众所鄙视,而有些人特别推崇。他们的目的在一个钱字。经济利益促使他们背弃作品的社会效益,去毒害青少年,毒害社会,败坏国家的未来。
最近人民日报刊载文章,批评赵本山的电视剧《乡村爱情》对农民缺乏感情。赵本山的回应是,他只看重收视率。说白了,赵本山是只看钱,不接受任何批评。
荀子主张加强对于文化艺术的管理,让音乐和艺术发挥正确的、积极的社会作用。
荀子提出的管理文化艺术的办法是,“修宪命,审诛赏,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太师之事也。”(《乐论》)荀子要求官方“修宪命”,就是出台政策和法令。“审诛赏,禁淫声”,就是严格把关,对音乐和艺术要进行审查,明令禁止淫乱的音乐。“以时顺修”,就是伴随时代的变化,随时修订音乐篇章。通过这些措施,扶持有益于社会健康发展的艺术,限制和禁止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艺术,为树立社会正气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这个任务由谁来做呢?这是主管音乐和艺术的官员——太师应当担负的责任。这位太师就相当我们今天的文化部长,文化局长。
管理是政府的执政行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外来的文化从四面八方涌进国门,各种思潮涌动,这是一件好事。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吸取新的营养,本土文化才能前进、提高、发展。但是,在优秀的外来文化进入的同时,也涌进来一些垃圾,毒品。我们的监管却不到位。有的是有法不依,有的则是无法可依,执政部门无所适从。
思潮这个东西,就好像沙尘暴,卷着沙子,漫天飞舞,一时间让人看不清东西南北。
荀子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在各种思潮蜂拥的战国时代,他认定方向,不受各种貌似合理的学说影响,自觉的担当重任,将衰败的儒学重新兴起。数十年后,儒学成为唯一被尊崇的学派。
为什么荀子能够这样做呢?最重要的就是荀子具有坚定的社会责任感,使得他能够冷静的独立思考,不跟风,不同流合污。这是一种伟大的人格精神。
6、严法纪
道德教育不是万能的,对那些出于利己的目的反礼义道德而行之的人,该怎么办?
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恶》)在人的生活当中,首先产生出礼义来,为了维护由礼义而产生的社会秩序,就要制定法律的去维护。荀子讲“治之经,礼与刑”(《成相》),“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道》)。治理国家的经典是推崇礼义道德与法治相结合,这样国家才能走向正常的轨道。
荀子讲人性恶,告诉我们不要把道德的完善完全寄托在个人的修养上面。他要我们认识人是自私的动物,利己的动物。没有刚性的制度、纪律和法律,人很容易被欲望所驱使,抛弃道德,挑战法律。那些不法商人,贪污分子,他们没有少接受道德和法律的教育,他们在公开场合冠冕堂皇的讲礼义道德,但是私下里,绞尽脑汁去唯利是图。
荀子说的礼治就是王道,法治就是霸道。孔子是不谈霸道的,孟子更是坚决反对霸道。而荀子一改孔孟对霸道的态度,将王道与霸道并举,也就是礼治与法制并举。
荀子提出的礼法互补、礼主刑辅的治国理论,对传统儒家学是一次重大改造,大大提高了儒家学说指导社会实践的能力。
法律是社会道德重建,讲诚信,讲良心,讲责任的社会信用关系重构保驾护航的武器。
不过,荀子并不将霸道与王道等量齐观。他将礼治与王道放在优先的位置,是在礼治优先的原则下,礼法互补、王霸并用。李斯为亲始皇制定的国家制度,虽然也是礼法并用,但是他把严刑峻法放在首位,使得百姓人人自危,导致了全国性的武装暴动,把一个刚刚建立14年的统一帝国毁灭。这是另一方面的历史教训。
五、道德的完善
——生命品格的自我升华
生命的品格和意义最终是在人类自身实践中体现。所以,儒家既注重社会责任,同时更重视道德的自我完善。
荀子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礼论》)荀子把一个人道德的修养看做是终身的事情,只有自始至终都做得完善,为人之道才算是完备了。到这个时候,人的生命品格也才算完备的升华到人的境界,和其它动物有了完全的区别。
荀子希望我们人人都成为圣人,还为我们提出了走近圣人的方法。荀子说,“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荀子·性恶》)在这里,荀子给我们指出了走近圣人的三种方法。一是接受老师和法律的教化,二是积累文化知识,三是行为符合礼义。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放纵自己的性情,胡作非为,违背礼义道德,就不能成为君子,只能成为小人。
荀子有一篇文章名字叫《修身》,专题论述人应当如何自觉修养身心,提高自己的品德。
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话就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揪然必以自省也。”见到了好的品行,一定要检查一下自己,这种品行我有没有?见到了不好的品行,一定要用忧惧的心情反省一下自己,我是不是也有这个缺点?自己的身上有好的品行,一定要坚定不移的珍视它;自己有了不好的品行,一定要感到这是一个污点,痛恨自己,赶快克服。
仔细品味一下荀子的这句话,这是一种高度的自省自觉。一个人假如具有这样的高度的自省自觉,还何愁不能具有高尚的品德呢?
在这种高度自觉的原则下,荀子要我们正确地对待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荀子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批评我的人,批评的正确,他是我的老师。肯定我的人,如果肯定的恰当,他是我的朋友。奉承我的人,他是害我的贼。一个是老师,一个是朋友,一个是贼,我们亲近那个呢?当然是要亲近老师和朋友。
但是,如今有的人非常厌恶批评,一听到批评的声音,就好像是仇人射来的毒箭。
荀子告诉我们,批评自己的人,那是在帮助自己,对自己关心,应该求之不得。所以,荀子把批评自己批评得正确的人尊奉为老师。即便是批评的不对,里面有误会或者有某种不全面的地方,只要是诚恳的善意的,也要友好的对待。毛泽东把这叫做有者改之,无者加勉。
不喜欢批评的人,往往都非常喜欢奉承。一听到溜须拍马、奉承自己的话,就好像三伏天喝了清凉饮料,心里那个痛快;更有甚者,一听到奉承自己的话,就好像坐上最现代化的飞机,升到五千米高空,云里雾里,飘飘然。
荀子告诫我们,溜须拍马,故意奉承人的人,都是别有用心,是小偷,是想从他人的身上偷东西,是个害人的贼,一定要格外小心。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唐太宗李世民虚心听从不同的意见,他把魏征看作是发现自己错误的一面镜子。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有这样一面镜子,时刻照一下自己,让它帮助我们发现错误,克服缺点,促使我们自觉自省,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完善品格,实践生命的意义。
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人的品德修养,最基本的是要具有一颗真诚的心。
荀子非常反对那些不真诚的人,自己不去认真踏实的努力,总想投机取巧,设法欺世盗名。
他说:“盗名不如盗货。”(《荀子·不苟》)荀子认为,欺世盗名的人连小偷都不如,更恶劣。
如今在社会上流行着一些大言不惭的话。把编造谎言,欺骗领导和群众,不认为是品质问题,说成是“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把吃请受贿、挥霍浪费的坏作风,说成是“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谁不吃。”等等,等等。
这些话混淆视听,颠倒黑白,亵渎真理,污染社会,为贪污盗窃、欺世盗名的恶劣行为开拓罪责,混淆了光荣与耻辱的界限。
荀子在他写的文章《荣辱》篇里气愤地说,当今的人只知道吃喝,喂饱嘴巴,哪里懂得什么礼仪?哪里知道谦让?哪里知道廉耻、局部和整体?人们在努力追求暴君桀和强盗跖的原则,很少有人去实行圣王的原则。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见识浅薄。见识浅薄,这是天下的通病,也是人的大灾大难。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王制》)就是说, 礼仪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植物和各种生物的根本标志,它是人生命价值的表现。维护人的这一生命价值,就是维护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
为了捍卫做人的尊严,甚至需要献出生命。荀子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劝学》)人活着要建树德操,死也是建树德操。在荀子那里,德操的价值已经超越了人肉体生命的价值。对于君子而言,君子的所作所为保证了生命意义的无限拓展,即便是死亡,他生命的意义依然存在,留下其精神的不朽。
荀子关于道德建设的论述很多,对我们依然如警世之钟,引我们深思,让我们感慨,令我们拍手叫绝。我们邯郸人对老乡的教导会倍感亲切。
现在举国上下都在努力进行社会道德文化的重建。学习荀子的思想会给我们增添一份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地步,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社会道德也一定会令世界刮目相看。
Copyright © 2014-2019 www.chinaxun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荀子网运维 电话:13051618021 微信:22993341
有别字、漏字、错误版权问题等请留言或联系编辑
冀ICP备2024075312号-1 邮箱:229933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