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互动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

                 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邯郸市荀子研究会

协办单位:邯郸学院荀子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

                 邯郸市旅游局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邯郸市荀子中学

运维单位:荀卿庠读书会

原著与翻译
名家名作
当前页面  /  首页  /  名家名作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二:评性恶论可怕吗?
发表时间:【2019/9/23 13:52:24】 浏览次数:1490次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二:评性恶论可怕吗?
作者:刘志轩
荀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人性恶观点的人。
荀子为什么主张人性恶呢?这是荀子研究人类社会的一个伟大发现。
荀子为了解开人类社会战乱不断之谜,回答如何实现和谐太平这个关乎人类命运的问题,他从人在自然世界最初的生存状态入手,研究人在自然界中和动物共同生活,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人的本性是什么?说通俗一点,他要研究人在自然界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荀子通过观察、分析、探求,发现了人的本性特征。荀子这样描绘人的本性。他说,人生于天下,各色各样,但无论圣人和暴君夏桀,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荀子·荣辱》)。“故虽为守门,欲不可去;虽为天子,欲不可尽。”所以,“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
欲望不止,唯利是图,这就是荀子发现的人的本性。荀子把人的本性特征归纳为一句话——“人之性恶”。
荀子在《性恶》篇里,开篇第一句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伪”字在这里不做“假”来讲,它是人为的意思。“其善者伪也”,是说人之所以有善良,是人为的,不是天生就有的。他直言不讳,将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掀了个底朝天。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年轻人想学懒,去找一个教懒的老师。走进大门,看见老师正院子里的大树下面,躺在躺椅上乘凉。年轻人规规矩矩地走过去,站在老师面前鞠了一躬。老师问他:“你想做什么?”他说我想学懒。老师说:“好吧!”站起身来就向屋子里走,学生在后面跟。
走到屋门前,学生不走了。老师说:“进去呀?”学生说:“你给我掀开门帘呀?”老师把眼睛一瞪,说:“好了,你回去吧!”学生说:“你还没有教我呀?”老师说:“不用学了,你比我还懒呢!”
这个民间笑话告诉我们一条真理:懒惰不需要学习,它是人生来就有的。而勤奋的优秀品德是学习以后才会有的。
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就是说,人生来就贪财图利,生来就有嫉妒和憎恶之心,生来就喜欢动听的声音和美丽的颜色,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一定会和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
既然是这样,人要改变恶的本性,应该怎么办呢?荀子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告诉我们,一定要有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才会从谦让出发,遵守礼法,而最终便可以有和谐太平。
有一位女教师带着上学前班的女儿上学。早晨起来,她急急忙忙煮好了两个鸡蛋,两杯牛奶,催女儿快吃。她把屋子收拾好了,才坐下来吃饭。女儿高兴得告诉她:“妈妈,我喝完了牛奶,吃了一块面包,还吃了两个鸡蛋!”
女儿本来希望妈妈表扬她,可妈妈把脸一沉说:“你把两个鸡蛋都吃了,让妈妈吃什么?”
妈妈告诉女儿,做事情不能只想着自己,还要想到别人。一天吃一个鸡蛋营养就够了,吃两个是多余。
女儿只顾自己吃两个鸡蛋,不关心妈妈,这是人的本性。妈妈给女儿讲了两条道理。一条是做人的品德,一条是吃饭的科学常识。这些都是孩子本性中所没有的,是通过妈妈的教育之后才知道的。
人就是在这样的一点一滴当中,克服人性本能的缺陷,明白如何做人,获得科学知识,逐渐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著名历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荀子最著明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精神的创造。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
我初次见到“人之性恶”这句话,也感觉很刺耳,非常不理解,非常不认同。人怎么会是这样呢?经过深入学习之后才明白,荀子对人的本性的这样一个概括,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他将人赤裸裸的摆在阳光之下,使人羞愧难当,但是,其内在包含了无比深情的大爱和温馨。
荀子用人性恶将人类从蒙昧与困惑中唤醒。他强调的不是人本性之恶,而是告诉人,如果想在自然世界里自由幸福的生活,就要自觉地不断审视自己,改变恶的本性,建树善良,创造文明,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有太平,有和谐,与天地共生存。
所以,荀子的性恶论并不可怕,也不可恶。他是引领人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克服人性之缺陷,走向人生之崇高,促进人类和谐发展的人生之道。
过去我们低估了荀子性恶论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荀子对人的这一本质的表述,开启了人类智慧的先河,由此发端,荀子提出了一整套正确认识天人关系和治国理政的理论;同时还揭示出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逐步提高自己,改恶从善的历史。
三百多年后,西方的基督教诞生。基督教讲“原罪“。所谓”原罪“,就是人生下来就带有“罪恶”。“原罪”论实质上就是一种性恶论。1500年后,英国又出了一个政治家、哲学家霍布斯,他写了一本书,叫《利维坦》,这是一本专讲人性恶的专著。他在书中讲,人生就是一个无限追求个人欲望满足的历程。自私自利是人的本性。他认为人的欲望无止境,人的欲望观纯粹是一种不受约束和制约的欲望观。
荀子的人性恶主张,比基督教早三百年,比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早1800年。所以说,荀子是世界主张性恶论的第一人。由此也可以表明,中华民族较比世界其他民族更早的认识到人性的本质,认识到如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提升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文明。



Copyright © 2014-2019 www.chinaxun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荀子网运维 电话:13051618021  微信:22993341

        有别字、漏字、错误版权问题等请留言或联系编辑

       冀ICP备2024075312号-1 邮箱:229933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