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互动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

                 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邯郸市荀子研究会

协办单位:邯郸学院荀子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

                 邯郸市旅游局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邯郸市荀子中学

运维单位:荀卿庠读书会

原著与翻译
荀子兰陵研究
当前页面  /  首页  /  荀子兰陵研究
大清明-论荀子的“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6)焦子栋
发表时间:【2023/4/23 10:01:41】 浏览次数:835次
五、追求与实现“大清明”,方可贯通“大学之道”与“中庸之道”的气脉
我们先来看荀子在《儒效》篇中对“中庸之道”的论述与定位: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
——若夫谪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使贤、不肖皆得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万物得其宜,事变得其应。
——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
——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之谓中事。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夫是之谓中说。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
综合以上所论,荀子所讲君子之道、大儒之道、圣王之道就是“中庸之道”。这是“大清明”贯通“大学之道”与“中庸之道”的依据之一。
(一)“大清明”必然是“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
1、通常状况下的“中庸之道”
我们所设定的通常状况下的“中庸之道”,是指不从治国平天下这个层面上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中庸之道”。这类似于“精于物”者。任何具体事物都有其变化发展规律,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也要按这个门类的特殊规律办事。这是具体的、局部的、眼前的、阶段的“道”,这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依据。具体的、局部的、眼前的、阶段的“道”不是荀子所主张的“治国平天下之道。”
通常状况下的“中庸之道”是指处理事情有条不紊,恰到好处。如孟子所说:“无过无不及”,宋玉所说:“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施之粉则太白、施之朱则太赤。” (见《登徒子好色赋》)
2、“大清明”必然是“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
荀子认为“涂之人可以禹”,“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圣心备”的前提是“神明自得”,“神明自得”与“大清明”属于同一个范畴。也就是说不论治国还是修身,不论认知还是践行,“大儒”或“圣王”都能做到从心所欲、出神入化(运用自如),也就是后人所讲“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见《宋史·岳飞传》)处理问题能够从心所欲、出神入化,也就是不论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都恰入其分,恰到好处。其实,这就是“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
(二)“礼义正道”是荀子为“大学之道”与治国平天下层面上的“中庸之道”设定的基点与标杆
“礼义正道”是荀子为“大清明”设定的基点与标竿,同样也可以说“礼义正道”是荀子为“大学之道”与“中庸之道”设定的基点与标杆。
结合治国平天下必循“礼义正道”的论述,可以说天下大治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人和”,而创造形成“人和”的关键条件就是努力践行“礼义正道”。这是荀子为“大学之道”与治国平天下层面上的“中庸之道”所设定的基点与标竿。所以,《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之“庸(用)”就是着眼于“和”,“和”才能“天地位”,“万物育”。中和状态下,天、地、人及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万事万物都能被大儒或圣王安排到最恰当的位置,发挥起最充分的作用(人尽其材,物尽其用),这就是天下大治,就是大清明,就是大学之道。
至此,荀学“道心之微”之“道”,即是“礼义正道”之“道”。客观之“礼义正道”与“人心”之能动性相互作用,才会产生运用自如出神入化的微妙、精妙与神妙的智慧境界。套用程朱理学之“天理”,陆王心学之“良知(良心)”,“道心之微”就是“礼义正道”这个“天理”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个“良心”的尽善尽美的高度统一,达到尽善尽美才能破除各种蔽障,进而实现对“礼义正道”的运用自如,对“礼义正道”的运用自如,即是“大清明”。
(三)“有为”与“无为”的辩证统一
如何从“人心之危”(必然王国)走向“道心之微”(自由王国),这中间不是一下子就实现的,是需要一定时间与一定过程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真理的认知与践行的过程应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所以,荀子多次讲到涂之人能够成大禹那样的圣王或大儒,必须重视“积”。当“积”到一定程度,“神明”或“大清明”的“自由王国”境界才会出现。每次尝试从“人心之危”(必然王国)中挣脱都会有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这是“有为”,把经验、教训进行积累、进行参稽、辩合、符验这也是“有为。”没有这些“有为”就不可能到达从心所欲的“道心之微”(自由王国),从心所欲地认知与践行“天下大治之道”。在外人、他人看来轻松自如,好像什么治国良策都没发布,什么治国举措都没实施,这就是常说的“无为而治”。但他背后却是无数次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有为之作”——探索与尝试,而每一次次的探索与尝试都是一次次的“解蔽”(破除蔽障)。
(四)“大清明”与“美善相乐”
《乐论》篇:“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故曰:乐者,乐也。”
人到达“大清明”的境地,他所追求的理想能够转化为现实,这是人生价值的真正实现。周公集大儒与圣王于一身,应当属于这样的人。在周公那里治国平天下宛如他在指挥一个乐队演奏一曲美奂美轮的乐章,治国平天下的所有汗水与付出都得到了应有的回报,都转化为一串串轻松快乐的音符,这是最大的奖赏与激励,是人世间最大的快乐与慰籍。所以荀子称之为“天下皆宁,美善相乐。”
(因受篇幅所限,关于“大清明”与美身、美政、美俗,礼别异,乐合同,中和之美等问题在此不再展开)
人可以成大儒,但大儒未必都能成为圣王,这就有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说,但这还不够,还要有历史眼光,要把自己由“必然王国”到达“自由王国”境界的方式方法传授给下一代,使绝学得以薪火相传。历史上许多大儒、圣贤因岁月的无情、机遇的稍纵即逝,往往是空怀壮志饮恨而亡,要想使他们归于平静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孔子、荀子、司马迁等人虽然自己的真知灼见不能见用于当世,但他们并不灰心丧气,而是把自己的思想宝库“藏诸于名山”而俟后者。这是更进一层的“大清明。”
(2019年4月1日,兰陵后学焦子栋草就)

Copyright © 2014-2019 www.chinaxun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荀子网运维 电话:13051618021  微信:22993341

        有别字、漏字、错误版权问题等请留言或联系编辑

       冀ICP备2024075312号-1 邮箱:229933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