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互动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

                 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邯郸市荀子研究会

协办单位:邯郸学院荀子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

                 邯郸市旅游局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邯郸市荀子中学

运维单位:荀卿庠读书会

原著与翻译
古今价值
当前页面  /  首页  /  古今价值
关于荀子移风易俗思想的探析-徐开成
发表时间:【2023/1/9 23:09:36】 浏览次数:1991次

关于荀子移风易俗思想的探析


作为儒家思想家,荀子尊循孔子“移风易俗”的思想,积极进行充分诠释,并在社会治理中进行践行,他提出的许多丰富的理念,具有跨时代的历史意义,时至今日仍然在影响着人们。

一、荀子移风易俗思想的主要主张

(一)认为社会风气对于官员和百姓的思想道德都有重大影响。荀子在《儒效》篇中提出“习俗移志,安久移质。”表明习俗风尚能够改变人的志向,长此以往能够改变人的气质,可见风俗环境对人们的影响之大。他在《议兵》篇中提出“众庶百姓皆以贪利争夺为俗,易若是而可以持国乎?”认为如果执政者狡猾奸诈,那么大臣和百姓也会人人自危,就会形成争权夺利的不良风气,因此统治者应根据民众自发约定的生活习惯,制定出合理的礼法,并加以推广执行。

(二)认为民俗与法律应该相互作用。荀子在《议兵》篇中提出:“政令以定,风俗以一,有离俗不顺其上,则百姓莫不敦恶,莫不毒孽,若祓不祥;然后刑于是起矣。”他认为法律与民俗同样具有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只不过法律是硬手段,而民俗是软手段,因此既要由俗制法,也要化法为俗,让守法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乡规民约是国家法令的必要补充,对于调整利益关系、调节人际关系,以伦理道德约束人,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礼俗能够起到伦理道德的作用,用它教化群众,使他们乐于接受。

(三)认为要区别对待好风气和坏风气。荀子在《荣辱》篇中提出“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乱世、得乱俗,是以小重小也,以乱得乱也。”他不但强调好的社会风俗有利于社会发展,而且认为坏的社会风俗起到消极破坏作用,不仅使人变坏,也让国家陷于危险,因此不能任其自然发展。荀子反对封建迷信思想,认为相面根本没有道理,当政者应该努力指导培养好风俗,使好的社会风俗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力晕,同时要抵制坏的风俗,破除这种阻碍或破坏社会发展的风气。

(四)认为应该用要从多个方面教化民众。在教育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风俗方面,荀子提出的方法非常多。荀子对社会风气的作用非常重视,在《王制》篇中把“广教化,美风俗”看作是诸侯的重要任务。他认为教化民众,需要礼教、乐教和身教的多元化,教化要从精英到平民。他主张“化性起伪”,重视礼义教化,对人性加以约束疏导,改变人生存环境,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文化人。荀子倡导用上层社会的音乐来教化民众,改变旧有的风俗习惯,有利于民众和睦幸福。同时他还强调官员要“身教”,成为影响民众向善的力量,认民众变得心服口服。

(五)荀子认为民俗的调整对象不只人与人的关系,还有人与自然的关系。荀子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自然界与人类相互依存,人们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让万物为人类造福,要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自然界的资源不能过度消耗,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将保护自然资源上升到政治层面,认为这种可持续利用的思想应成为“圣王之制”。荀子倡导“国俗节”,非常提倡节约,在《富国》篇中提出“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馀,而上不忧不足。”这对于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荀子移风易俗思想对孔孟的溯源与不同

荀子移风易俗思想,来源于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民俗思想的扬弃,在实践上对各诸侯国尤其是秦国移风易俗活动进行主要地运用,其中对孔孟思想的传承出现不同的变化。

(一)荀子移风易俗的提法源自孔子,并以乐教为引子。孔子在《孝经》中提出移风易俗的命题:“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孔子注重音乐的作用,荀子赞成并继承了孔子的诗乐教化思想,在《荀子·乐论》)中指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以乐教为开端,对移风易俗进行充分阐释和实践运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对移风易俗根本的看法不同。孔子在《论语·阳货》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人类天生的本性善恶,但是能够推演出性善论。孟子则不像孔子含蓄,直接提出了“性善论”,对人性的论断比孔子更直接,孟子认同孔子向内用功的方法,认为要通过涵养来增强善心。荀子则认为人之本性是恶的,必须“化性起伪”,只有加强向外界的学习,虚心接受圣人教化,才能弃恶从善。在移风易俗的动力上,孔孟选择了内省,荀子则选择了外求。

(三)荀子赞同孔子的礼葬而不赞同孟子的厚葬。孔子在《论语·为政》指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他强调人无论活着还是死后,都要以礼相待,还要定期举行纪念性的祭祀活动。孔子回答林放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认为礼应该是发自内在的情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以丧事不必铺张浪费,丧礼不用办得十全十美,最主要的是表示哀伤。荀子赞同并继承孔子的这种思想,《荀子·礼论》指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他认为对于丧者,要像侍奉活人一样为其送葬,强调事死如事生,不能厚生而薄死。孔子主张有等级的丧葬之礼,认为士大夫阶层可以拥有陪葬品,而荀子认为丧事不分贫富,哪怕最底层的人,也应该进行礼葬,不能草草掩埋。孟子发展并超越了孔子的思想,非常强调事死,认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而荀子并不赞同孟子的厚葬思想,更不赞同他对人的身后事重于生前事的说法。

(四)荀子生态文明的思想源于孟子。荀子提出按照农时进行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要保护性开发,实现可持续利用。儒家文化非常关注生态文明,《孟子·梁惠王上》早就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主张开发资源、向自然索取要适可而止,这也是孔孟的一贯思想。


四、荀子移风易俗思想的传承发展

(一)对秦汉时代的直接影响。荀子移风易俗思想的形成,对后世特别是秦汉移风易俗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在《五蠢》中论述了效俗法制的思想,秦汉学者对移风易俗加强研究,成为秦汉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东汉民俗学家应劫在《风俗通义•序》中指出“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认为政府要加强风俗的辩识,正是这种思想的真实写照。从制度方面说,秦汉时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行之有效的移风易俗制度,对当时及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秦代实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风俗整治,汉代遣派“风俗巡行使”以观四方风俗,从循吏到三老竭力推行教化。秦汉移风易俗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实现整治风俗的目的,其实践涉及社会各个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管理,为封建王朝巩固统治服务。

(二)对汉代以降封建社会的影响。宋元明清的士大夫对移风易俗进行相关论述,尤其宋明时期的论述尤多,主张方面出现时代差异,但总体来看没有根本性的超越。宋代崔敦诗主张“民俗之厚薄,关于天下之治乱。”认为民俗的重要性非常重要,它关系天国家的秩序。陆象山认为“一国之俗,善习长而恶习消,则为治国,反是则为乱。”也表达了同样的道理,认为国家要培树善俗而清除恶习。明代叶伯巨认为“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明朝晚期黄遵宪认为“先王之治国化民,必须慎其习而已矣。”明末掀起批评城市的“淫奢黠敖之俗”的热潮。清朝蓝鼎元说:“千古治化,全在风俗,故观于乡而知王道”,清末开展“改良风俗”运动,通过启蒙性活动谋求好风气的增进。

(三)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孔荀的乐教思想在数千年封建社会中作为意识形态传统长期存在,得益于政治家与思想家的追溯与推崇,虽然礼、乐分流,但乐教的作用一直得以体现。

荀子指出学习永远不能停止,这与我们现代提倡的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的理念完全一致。“乡饮酒礼”在周代得到推行,荀子进行积极倡导,秦汉之后为历代士大夫遵循,并且由朝廷拨付专款,清朝道光年间才停拨“乡饮酒礼”的费用,但直到今天,在兰陵及其周边地区的酒桌上仍然延续着相关礼节。荀子很重视人死后的丧葬事宜,他认为人应有始有终,如今兰陵县在农村推行村党支部书记为丧者举行追悼会仪式,而取缔扎彩、棺材等陪葬品,是礼葬的现实延续,也是对丧葬制度的改良与完善。荀子认为要建立好的社会风俗,一定要整顿好吏治,真正地做到“身教”,这与现代廉政建设理念一脉相承。(徐开成)

Copyright © 2014-2019 www.chinaxun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荀子网运维 电话:13051618021  微信:22993341

        有别字、漏字、错误版权问题等请留言或联系编辑

       冀ICP备2024075312号-1 邮箱:229933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