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互动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

                 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邯郸市荀子研究会

协办单位:邯郸学院荀子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

                 邯郸市旅游局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邯郸市荀子中学

运维单位:荀卿庠读书会

原著与翻译
古今价值
当前页面  /  首页  /  古今价值
【姚海涛、王若涵】荀子“兼”论思想述源,三
发表时间:【2024/8/23 11:37:27】 浏览次数:113次
三、儒墨之争背景下的“兼”论审视:孟荀的不同处理策略
(一)孟子对墨家的担忧与抨击
若将视角置诸儒墨之争甚至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之中来审视,荀子“兼”论的理论批判与超越意味就更浓烈了。据《孟子·滕文公下》所言,“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13]377孟子所处之战国中期,儒家在百家争鸣中并不占优势,当时杨、墨之学才是颉颃齐飞的显学。杨、墨之学据孟子言:“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13]377杨、墨的标志性学说分别是为我与兼爱。
如果说杨朱的“为我”达到了个人主义的极致,墨子“兼爱”则达到了集体主义的顶峰。势同水火的两派对当时学界的吸引力竟达到了平分秋色的程度。孟子对杨、墨异端作出了无君、无父的理论评价后,将之俱归于禽兽之道。孟子还不无忧虑地提到,当时思想界的流动情况是:“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13]825赵佑《温故录》云:“此节乃孟子自明我今之所以与杨墨辩者,有如追放豚然,惟恐其不归也。”[13]826学者往往在逃离墨家、杨朱一派道家之后,才会归于儒家。在学者的向心力方面,儒家仅居于墨家、杨朱派之后,属第三序列。这样的归属路径与学界位置,让孟子满心忧虑。
在孟子等儒家人物的不断努力下,到了战国末期,争鸣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据《韩非子·五蠹》云:“今儒、墨皆称先王兼爱天下,则视民如父母。”[21]443再据《韩非子·显学》云:“世之显学,儒、墨也。……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後世之学乎?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21]453-454
如《韩非子》一书记载,战国末期思想界“不归杨,则归墨”的局面被儒墨之争所取代,杨朱一派衰落,儒家地位上升。墨家学派之所以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是,其与儒家思想方面的亲缘与渊源关系:“皆称先王兼爱天下”,“俱道尧、舜”。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其代表性学说“兼爱”在彼时乱世有着浸润、鼓舞人心的宗教性作用。如此看来,墨家学说仍然风靡,孟子的担心并未解除,纯粹的批判式解构、一味的情绪化抵制已然不能奏效。
(二)荀子对墨子“兼爱”的柔性解构
荀子是儒家,重视血缘亲情纽带作用,重视君臣上下分别,当然不可能接受墨家一视同仁的“兼爱”之“爱”。于是,他另辟蹊径,对“兼爱”进行了别样的“围剿”。一方面,对墨子天志、明鬼、非乐、节葬等学说进行无情而强硬的指摘,可称为刚性批判;另一方面,对墨子“兼爱”说进行了隐性批判,可称之为柔性解构。
柔性解构表现之一,荀子将“兼爱”之“兼”,以同情之了解并进行了扩大化解释与哲理性运用,使其成为一种方法论。仅从“兼”字使用数量来看,墨子当仁不让地成为先秦诸子中最多者。其使用虽多,但其所论及者基本是“兼爱”之义。兼爱之说为墨子核心观点,固然有强调之必要,但亦可以看出,墨子论“兼”维度较为单一,远未及荀子论“兼”所达之广度与深度。在先秦诸子中,荀子论“兼”字在数量上仅次于墨子,而远超他人。荀子论“兼”较为集中且系统,将“兼”置于整个先秦学术史的角度加以运用、架构,集政治哲学、道德哲学与认知哲学于一体,兼顾到了本体与方法、德性与知识等诸多层面,具有系统建构与思想贯通的特点。易言之,荀子“兼”论是在墨子兼爱说、儒家中庸说等的基础上,进行批判熔铸之后,以一种十分巧妙的方式创造而出的新“兼”论。
比如荀子兼权之道强调与时迁徙,与世偃仰,因事变应。即便在丧礼中亦有兼权之道。荀子认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故文饰、粗恶,声乐、哭泣,恬愉、忧戚,是反也,然而礼兼而用之,时举而代御。”[15]353此处的“礼”为丧礼,其中的损益兼用是为了平衡贤与不肖者的哀情,是“称情而立文”,是为了平衡生者与死者,使既不致于“隘慑伤生”,又不至于沦为禽兽。
荀子指出,兼制天下对于统治者是一种考验。如春秋首霸齐桓公有天下之大知、大决、大节,因而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荀子说:“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15]284此正所谓,打天下易,守天下难。此处“凝”有凝聚、巩固、稳定义。荀子列举了齐国兼并宋国、燕国兼并齐国、赵国兼并上党而不能“凝之”的历史事实,说明兼并一国不难,难的是守住民心。倘若能“得之则凝”,则“兼并无强”。兼人之国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能够凝聚民心。
荀子“兼”论已经成为一种方法论,下可与百姓日用之礼相联,上可与统治者治理天下、凝聚民心相涉,成为一种上下贯通、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运用广泛的新“兼”论。
柔性解构表现之二,荀子不再回避“兼爱”一词,在思想中直接引而用之。孟子出于对墨家的忌讳,虽有“兼所爱”“兼所养”的讲法,但对其“兼爱”这一词汇始终讳莫如深,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以与其保持距离。荀子的理论心胸更加豁达,不再回避作为墨子学说专用名词的“兼爱”,采用更加超越的态度,直接用之以表述自身思想。如《富国》篇“兼而爱之”,《成相》篇“泛利兼爱德施均”,均是此例。
如此,墨子“兼爱”中的合理性因素被借鉴而用之,不仅视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法则,也化为了社会治理层面的方法,且主要是将其从国家、社会治理层面进行运用,极大地减少了血缘家族方面可能与仁爱带来的冲撞。为了更加顺适地实现这一点,荀子虽然与孔孟一样讲仁爱,但其重点已经转向了社会层面的兼爱。若如墨子一样只讲“兼爱”固然温暖,但终与现实相隔悬远。荀子以兼覆、仁厚之礼政以实现全面管理,将墨子“兼爱”说之一义而扩充为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权之、兼而制之、兼而利之等多义,使之更为理性、全面、系统,也更具可操作性的制度化意义。
柔性解构表现之三,荀子并未像孟子那样针锋相对地批判墨子“兼爱”之说,仅在《非十二子》中以“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等语概括批判之,而将理论批判的“火力”集中于墨家的其他学术、政治观点。如墨子所谓的天志、明鬼在荀子《天论》天人相分的思想中被驳斥的无处落脚。墨子非乐的思想在《乐论》中以多处“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进行了正面驳斥。至于节葬,在《正论》中对“太古薄葬,棺厚三寸”的世俗之说进行了侧面反驳,在《礼论》中对丧礼进行的大量细致的记录与描述则从实际上,对墨子节葬之说进行了打击。如此一来,墨子成为荀子思想体系中处处被动挨打的“游魂”,失去了依托与止泊处。
荀子以正面驳斥与侧面反驳相结合的方式,以刚性批判与柔性解构的方法对墨家进行的反击,既体现出了荀子的学术策略,也彰显出其思想自信,以差等与兼爱间的平衡,隐性化解了二者可能的紧张,体现出了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者的理论担当与思想创造。
结语
综上,从荀子“兼”论述源可见,其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已然达到了包括墨子在内的先秦诸子所不曾到达的高度,具备了相当丰富而完善的思想内容。作为战国学术思想合流的重要担纲者,荀子“兼”论汲取了墨家“兼爱”学说,熔铸了儒家中庸、仁爱、礼义、权变等思想,并将儒墨各家之说融会贯通、冶为一炉,更加之以独特的理论思考与创造,终成包蕴丰厚、综合创新而又独具特色的新“兼”论。因此,提到“兼”这一概念,不仅应当想到墨子与墨家,也当想到荀子与儒家。
注释:
①作者曾撰《荀子“兼”论大义述》一文,将荀子“兼”论概括为一个思想体系,涵盖“兼覆、仁厚之礼政”,“权、兼别、兼利之法则”,“兼人、宽容之术治”三大层面。现从思想史文本的脉络中思考荀子“兼”论的思想渊源,而成此《荀子“兼”论思想述源》,恰似“前传”。此二文可谓姊妹篇,合观可也。
②需要注意的是,中庸之道是儒家乃至中国文化长久以来的思想传统,其并不以《中庸》的成书始成立。《中庸》一文正是对儒家中庸之道的描摹,是中庸思想高度发展的结晶。《中庸》与《荀子》的时间先后与思想联系,学者多有探讨。从时间上来看,《中庸》后于《荀子》;从思想关联来看,《荀子》影响到了《中庸》。具体可参见:1.佐藤将之.《荀子》与《中庸》:荀子思想对宋学影响的一形态[C].朱子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1):577-593。2.梁涛.荀子与《中庸》[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5):73-78,111。
参考文献:
[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M].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导读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11-112.
[2]姚海涛.荀子“兼”论大义述[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1(01):79-87.
[3][汉]许慎.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M].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013:143.
[4]王力,等,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87.
[5]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
[6][魏]王弼撰.周易注校释[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
[7]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301.
[8][清]刘宝楠撰.论语正义(全二册)[M].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461.
[9][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0]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9:164-165.
[11]佐藤将之.荀子礼治思想的渊源与战国诸子之研究[M].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3.
[12][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366.
[13][清]焦循.孟子正义[M].沈文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7.
[14]熊公哲.荀卿学案[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8:17.
[15][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2.
[16][清]孙诒让撰.墨子间诂[M].孙启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7:81.
[17]荀子汇校汇注附考说(上)[M].董治安、郑杰文、魏代富,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8:524.
[18]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6.
[19]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M].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0]黎翔凤撰.管子校注(全二册)[M].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20.
[21][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

Copyright © 2014-2019 www.chinaxun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荀子网运维 电话:13051618021  微信:22993341

        有别字、漏字、错误版权问题等请留言或联系编辑

       冀ICP备2024075312号-1 邮箱:229933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