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互动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

                 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邯郸市荀子研究会

协办单位:邯郸学院荀子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

                 邯郸市旅游局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邯郸市荀子中学

运维单位:荀卿庠读书会

原著与翻译
兰陵荀子文化园
当前页面  /  首页  /  兰陵荀子文化园
论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
发表时间:【2019/9/21 17:39:37】 浏览次数:4341次

2017中国兰陵 荀子礼治思想论坛

专家教授讲坛系列二

论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

(提纲)

中国孔子研究院尼山学者、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解光宇

    


孔、孟在政治思想方面,强调礼和仁,强调为政以德、仁政。荀子基本上继承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张隆礼重教,以礼教为主;但也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重。“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大略》),这可以说是荀子政治思想学说的基本纲领。

在儒家思想中,“礼”是指社会的等级制度、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荀子继承儒家礼治的基本精神,同时对礼治思想作了较大的改造与发展。“礼者,政之輓也”,輓,引车也,政之行必须以礼牵引或指导。

关于礼的起源,荀子认为“欲多物少”是礼产生的原因。他说: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术。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

就是说人的欲求和物质生活资料之间的矛盾如不予以解决和调节,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争夺,导致社会动乱和穷困。先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制作礼义,将欲求和物质的供给矛盾协调好,并且使两者平衡发展。可见礼的起源如同国家契约论,源自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

关于礼的作用,荀子指出是“明分”。他说:“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先王“制礼义以分工。”(《荀子·礼论》)礼的“明分”主要有:

财物多寡之分。为了解决“欲”和“物”的矛盾,就必须用礼来规定各类人物对物质财富占有的多少,即“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

等级贵贱之分。荀子说:“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伦也。行之得其节,礼之序也。”(《荀子·大略》)只有以礼来区分社会等级,使“贵贱有等,长幼有差”,人们才能安分,社会才能安宁。

道德要求之分。荀子说:“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悌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荀子·大略》)这就是说,对不同的人,其道德要求也有所不同。

由于礼是一种区别等级、划分名分和职分的标准,所以礼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十分重要。荀子说:“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 (《荀子·王霸》)“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礼者,政之輓也。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荀子·大略》)

荀子不仅重视礼,同时重视法。荀子认为法同礼一样,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荀子认为,“法者,治之端也”,“隆礼重法则国有常。”(《荀子·君道》)荀子所说的法侧重于国家政策和法律法令。荀子指出,在法治的实践中,应以法胜私,不能以私乱法。他说:“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荀子·修身》)就是说,不以个人的喜怒而“过予”、“过夺”,“予”与“夺”皆以法律为准绳。

关于刑罚与罪行之间的关系,荀子认为应相称,而不能失称。如果刑罪不称,“罪至重而刑至轻”,“杀人者不死,而伤人者不刑,是谓惠暴而宽贼也,非恶恶也” (《荀子·正论》);“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荀子·正论》)

关于礼、法之间的关系,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即礼是确定法的总纲,法从属于礼。因此,礼是法的核心,是法的纲纪;礼高于法,礼大于法。“礼义生而制法度”,礼之地位犹如宪法,法犹如在宪法范围内的一般法律。可以看出,荀子以法治充实礼治、以礼治统摄法制的政治思想,是对战国晚期地主阶级发展封建制和建立中央集权专政的自觉适应,又是继承和坚持儒家基本立场的自觉表现。正因为他以“隆礼”为主,所以理当归之于“儒家”行列;但又以其兼重法治、讲性恶,故又遭后世“大醇而小疵”、“极偏驳”之责难。



Copyright © 2014-2019 www.chinaxun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荀子网运维 电话:13051618021  微信:22993341

        有别字、漏字、错误版权问题等请留言或联系编辑

       冀ICP备2024075312号-1 邮箱:229933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