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互动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

                 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邯郸市荀子研究会

协办单位:邯郸学院荀子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

                 邯郸市旅游局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邯郸市荀子中学

运维单位:荀卿庠读书会

原著与翻译
兰陵荀子文化
当前页面  /  首页  /  兰陵荀子文化
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的说明材料
发表时间:【2014/6/5 9:48:52】 浏览次数:6226次

    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准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2014年1月8日,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同意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的批复》(民政部民函[2014]6号文);2014年1月1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的通知》(鲁政字[2014]23号文);2014年1月21日,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揭牌仪式举行,标志着建县67年的苍山县成为历史,建县距今2270年的兰陵县又从幕后走向前台,为继续营造传统文化高地迈出了关键一步。
    一、历史上的兰陵县
    兰陵是中国古代名邑,在今山东省兰陵县兰陵镇。她的前身是春秋时期鲁国所设的次室邑(亦称漆室邑),约在公元前600年前后设立,是鲁国国相季文子的食邑所在。
    前256年楚灭鲁后,并入楚国版图,更次室为兰陵,并设兰陵县。前255年-前238年之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学的集大成者荀子应楚相(令尹)春申君之邀两任兰陵令。自此,兰陵集县级行政中心与历史文化名镇于一体,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留下了鲜明的印痕与标记。
    其后的秦、汉、魏、晋、南北朝、隋等朝代均在此设立县治。根据江苏东海尹湾出土的汉简记载,西汉时期的兰陵县属东海郡,辖9乡25亭。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兰陵县曾一度改称兰东县,东汉建立后又恢复为兰陵县。公元550年,北齐取代东魏后,省兰陵县。从战国晚期荀子出任兰陵令到北齐建立,兰陵县至少连续存在了803年。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重置兰陵县,县治在今枣庄市峄城区驻地。唐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调整行政区划,兰陵县废,辖区分属承县、临沂县。
    靖康之变(1127年)后,兰陵之地为金国占领,仍分属承县、临沂县。金明昌六年(1195年)将承县更名为兰陵县。元代金后,于至元二年(1265年)省兰陵县。
    明代兰陵之地分属沂州、峄县。清代分属沂州府兰山县、兖州府峄县。兰陵时称沂州西南乡。
    民国初年,改兰山县为临沂县,此时,兰陵之地又称临沂西南乡。
    1944年8月,抗日民主政权兰陵县成立,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兰陵县政府移治峄县县城,兰陵县自然撤销。
    1948年2月,人民政权兰陵县成立。1953年7月,兰陵县撤销,原辖区划归山东省的苍山县、峄县及江苏省的邳县。
    2014年1月21日,经国家民政部批准,苍山县正式更名为兰陵县。
    二、历史上的苍山县
    苍山县的前身是抗战初期(1937年11月)所建立的临(沂)、郯(城)、费、峄四县边区联庄会办事处。
    1941年3月28日,临郯费峄四县边联抗日人民代表大会在万村(今兰陵县尚岩镇万村)召开,宣布成立临郯费峄四县边区政府,简称“边区县”。
    1944年春,为纪念在“银厂惨案”(1947年10月27日)中壮烈牺牲的中共鲁南区委书记赵镈,改边区县为赵镈县。
    1947年3月,为应对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将赵镈县东部平原地区析出,设立苍山县。是为纪念1933年7月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苍山暴动”而得名。
    1950年5月,赵镈县撤销,其辖区大部并入苍山县。
    1953年7月,兰陵县撤销,其涵盖今兰陵镇的部分辖区划归苍山县。
    2014年1月21日,苍山县正式更名为兰陵县。
    有人在问及兰陵县与苍山县的关系时,我的回答是这样的:如果说兰陵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一条奔涌不息、蔚然壮观的悠悠长河,那么就可以说苍山是这条长河中令人激动不已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的意义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名实相副既是格物致知的逻辑公理,也是修身治国理政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把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无疑是遵循这个公理与规律的一个成功案例。用兰陵作为县名以后,可以师出有名地去整理与统领兰陵所承载的丝绸文化、美酒文化、廉政文化、《左传》文化、忧患爱国文化、荀子文化、法制文化、汉字文化、经学文化、《金瓶梅》文化、望族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助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这种运作可以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
    兰陵是数千年以来所形成的一个独具特色与魅力的地理文化符号,把她作为县级行政区划的专属用名,不仅掌握了挖掘与整理历史文化的主动权,占领了传承与弘扬历史文化的制高点,更为重要的是为继续打造文化创新高地搭建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平台。如若继续延用原来的苍山之名,再去打传承与弘扬兰陵历史文化的旗号,不论怎样解释与论证,总让人感觉名实不副。更为严峻的是别的地方如若抢得更名兰陵县或兰陵市的先机,苍山县在这方面的优势就会大打折扣。
    用兰陵作县名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以荀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因为历史上第一个见诸史册的兰陵县令就是荀子,荀子到达兰陵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把战国晚期的思想文化中心由齐国稷下带到了兰陵。荀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李斯、韩非、浮丘伯、毛亨、张苍、贾谊、毛苌、萧望之、匡衡等人,在秦汉时期,有的成为治世名臣,有的成为传经大儒。荀子思想中先进而积极的成分,不仅影响了那个时代,并持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兰陵多学”的美誉从此形成。离开兰陵去研究荀子或研究儒学,既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负责的。
    四、兰陵历史文化简介
    (1)曾氏故园、丝绸文化、兰陵美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夏代少康中兴后,封其少子姒曲烈到缯地(今兰陵县向城镇鄫国故城遗址)。周初重新分封为子爵诸侯国,改缯为鄫。前567年,鄫为莒所灭,鄫的太子姒巫逃到鲁国,为铭记故国,将鄫之“邑”字去掉,以“曾”为氏,是为曾氏得姓始祖。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著名儒学大师曾子即是曾巫的后人。
    “缯”是中国古代丝织品的统称,以缯名国,说明缯国具有比较成熟的种桑、养蚕、、缫丝、纺织等技术。因此,缯地是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少康又称杜康,是中国古代酿酒技术的发明人之一,其子曲烈受其影响,对酿酒技术亦有相当的掌握。这是兰陵美酒的源头所在。考古证明,商、周时期专供王室贵族饮用的“秬鬯之酒”是用黑黍子等原料酿造的,这与今兰陵美酒所采用的原料(黍子、大红枣、郁金、蜂蜜等)基本上是一致。兰陵美酒既不同于南方的黄酒,也不同于现在流行的白酒,是中国酒文化中的一个独立源头。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大诗人李白由扬州返任城(今山东济宁),经下邳(今江苏睢宁古邳镇),过兰陵,遂得以开怀畅饮兰陵美酒,并留下“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千古名篇。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写道:“兰陵美酒,清香远达,色复金黄,饮之至醉,不头痛,不口干,不作泻,其水称之重于他水,邻邑所造俱不然,皆水土之美也,常饮入药惧良。”
    荀子两任兰陵令期间,粮食连年丰收,并且实行免征工商关税的经济政策,美酒酒产量大增,成为畅销天下的名品。荀子还为“秬鬯之酒”起了个名副其实的新名字——“兰陵美酒”。秦汉之际的道家人物安期生经不住兰陵美酒的诱惑,乔装打扮后,拿着所谓的“不老仙药”到兰陵换酒喝。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兰陵美酒公司选送的红色兰陵美酒6瓶在农业馆参赛,荣获金质奖章。兰陵美酒从此走出国门,誉满全球。
    1954年4月,出席日内瓦外交会议的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携带六箱(每箱24瓶)兰陵美酒用以招待各国宾朋。
    1995年秋天,在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墓中沉睡了2148年的三坛兰陵美酒的重新面世,不仅震撼了史学界与考古界,也震撼了整个酿酒行业,被列为当年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因为这几坛美酒泥封上印有 “兰陵丞印”、“兰陵之印”的戳记。这足以证明兰陵美酒的由来非常悠久。
    (2)廉政文化的源头之一
    季文子(约前651年-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文”是他的谥号。他在担任鲁国国相期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去世后府无金玉,被誉为“千古第一廉相”,墓地在今兰陵县兰陵镇北的文峰山。文峰山原名神峰山,因季文子葬于此,故名鲁卿山、文峰山等。
    (3)著名史学大师左丘明的故乡所在
    成书于明代嘉靖年间、重修于清代雍正年间的《山东通志》云:“峄县,周左丘明墓,在县东北七十里。”峄县,即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东北七十里”这个范围的地域基本上在今兰陵县境内。
    在论及荀子的师承关系时,孔颖达在《左传序》的疏中引刘向《别录》的记述说:“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吴起,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铎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张苍。”
    (4)女子忧患爱国的典型所在地之一
    汉代刘向在《列女传》中记载了“次室女”忧国忧君的故事,并用《诗经》《黍离》篇中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来概括她的事迹与精神追求。
    (5)汉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兰陵镇今有作字沟村,传说为仓颉作字的地方,有仓圣庙遗址。在先秦典籍中提到仓颉造子的只有《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三家。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的基本国策,荀子弟子李斯奉命以秦篆为基础,吸纳东方六国文字之长,创制小篆,并撰写《仓颉篇》作为官民通用的文字蓝本与识字教材。
    (6)法家思想的重要传播地、创新地之一
    (7)荀子思想文化的最后形成地
    (8)秦汉至隋唐时期儒家经学大师集群之地
    自荀子从稷下到达兰陵后,兰陵便形成多学之风,自秦汉至隋唐多有经学大师涌现。
    出于兰陵的、见诸史册的、两汉至魏晋时期的经学大师有王臧、缪生、褚大、孟卿、孟喜、后苍、疏广、疏受、萧望之、匡衡、毋将隆、段嘉、王良、萧良、萧咸、萧由、缪袭、王朗、王肃等人。
    南北时期齐梁两代的兰陵萧氏传人对儒家经学的传承可谓人才辈出。
    隋唐时期最为著名的即是颜师古,颜师古墓在今兰陵县芦柞镇芦柞村。
    (9)《金瓶梅》产生的首选之地
    如果说,荀子采用批驳孟子性善之说的方法建立了人性之恶的学说;那么就可以说,兰陵笑笑生用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客观地再现了人性沉沦的典型。
    (10)红色文化的荡气回肠之地
    民国初年,兰陵人王思璞三读《资本论》,开兰陵红色文化之先河,其弟子以后多成长为抗战英杰。
    1938年的3-4月间,闻名于世的台儿庄大战期间,兰陵作为主战场之一,为抗击日寇做出了不朽贡献。
    1947年1月,陈毅、粟裕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向国民党军队发起的鲁地战役中,歼灭国民党二十六师、五十一师两个整编师及一个快速纵队,共计53000余人,缴获坦克24辆,榴弹炮48门,汽车480辆,各种小炮400余门,缴获重机关枪若干。战役结束后,陈毅挥笔写下了《鲁南大捷》的诗篇:“快速纵队走起如飞,印缅归来自鼓吹。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都成废铁堆,快速纵队今已矣,二十六师汝何为?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
    (11)名门望族集中之地
    今兰陵县境内曾经在这里留下印痕的历代名门望族大致有:鲁国曾氏(以曾巫、曾参为代表),兰陵荀氏(以荀子、荀淑、荀彧、荀攸为代表),兰陵萧氏(以萧望之、萧道成、萧衍为代表),兰陵疏氏(以疏广、疏受为代表),兰陵缪氏(以缪袭、缪播、缪胤为代表),兰陵王氏(汉代以王臧、王良为代表,清代至今以王思衍、王思玷、田兵、王鼎钧为代表),长城何氏(今兰陵县长城镇驻地,以何承天、何逊为代表)、鲍氏(以鲍照、鲍令晖为代表),芦柞颜氏(以颜师古为代表)等。
    (12)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创新地之一
    现在的兰陵县有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山东南菜园之称。为了呼应与展示这个主题,2014年4月,兰陵县人民政府成功建设了沂蒙山农耕文化博物馆。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焦子栋,2014年6月5日于兰陵)

 

Copyright © 2014-2019 www.chinaxun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荀子网运维 电话:13051618021  微信:22993341

        有别字、漏字、错误版权问题等请留言或联系编辑

       冀ICP备2024075312号-1 邮箱:229933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