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互动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

                 河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邯郸市荀子研究会

协办单位:邯郸学院荀子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荀子研究所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赵文化研究所

                 邯郸市旅游局   兰陵文化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邯郸市荀子中学

运维单位:荀卿庠读书会

原著与翻译
思想研究
当前页面  /  首页  /  思想研究
矛盾论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路径研究 上-马亚莉
发表时间:【2024/10/11 19:04:38】 浏览次数:371次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课的深厚力量,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在矛盾论视域下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困境,可归结为四对矛盾:传统文化重感性与思政课重理性,传统文化的历史性与现代文化的时代性,教师积极备课与学生消极听课,教学改革理想与职称评定现实间的矛盾。为破解困境,需熔铸感性与理性,打通传统与现代,协调教师与学生,融合理想和现实,在对立中实现统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汇贯通,为立德树人提供深远而持久的力量。

关键词:矛盾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


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会议部署和总书记讲话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临的时代课题。新时代新征程,化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矛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是时之所需,且任重道远。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高校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是学生接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使其更具生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思政课程的滋养,使其更具文化底蕴。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

文化承载着以文化人的育人功能,是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丰沛源泉。自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冲击,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曲阜参观考察,提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逐渐焕发出蓬勃生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学生在思政课上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处世哲学、道德理念和政治智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而在贯彻“第二个结合”理念的基础上培育好新时代接班人,将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落脚到高校学生身上,为建立文化强国注入新鲜活力。

(二)促进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内在要求

思政课最本质的特征是意识形态性,它承载着传播意识形态,塑造学生价值观的功能。“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4]因此,思政课的话语内容要与国家政治导向相一致,与崇高精神相连接,从现实层面来看呈现为抽象的政治话语形态,与大学生的日常化用语存在一定隔阂,在讲述宏大概念时难免会带有“说教”的意味。只说理而不育人,思政课的理论就难以被教育对象所接受,进而无法将思想道德理念内化为自我认知,外化为实际行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沃土,其中的主流文化儒学有通俗易懂的一面。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骨髓,比较“接地气”,这些思想能够有效纾解思政课讲述的宏大叙事倾向,让思政课趋近生活,引导学生将所学道理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来。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在算法推荐时代,西方思潮不断涌入,冲击着青年学生的思想。青年学生刚从封闭紧张的高中进入大学,视野更加开阔,接收到的信息也更加丰富。由于缺乏判断能力,大学生易对于西方的一切思想趋之若鹜,出现价值观的偏离。例如,泛娱乐化思潮淡化主流意识形态,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消费主义思潮使大学生价值导向错位,身份认同迷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歪曲中国历史,消解历史人物的崇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5]学生个体的“小我”价值取向与国家整体的“大我”价值导向之间难免存在一定差异,而思政课的作用便是将两者联系起来,用社会的价值导向引领学生的价值取向,平衡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使二者实现有机贴合。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儒家思想中的“和而不同”便可以有效纾解青年学生面对西方思潮的片面拥趸。在感恩节时,思政课教师可以将“感恩”的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基础上,正确对待西方各种思潮。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困境——四个矛盾

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矛盾论视域下探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困境,能够为其提供理论指引。目前有不少高校进行思政课改革探索,但在实践过程中依旧存在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四对矛盾。

(一)感性与理性:传统文化重感性与思政课重理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感性直观的特点,儒家文化便将“仁爱”这种情感作为中心思想,“以感性体验的方式培养人格,是中国传统儒家一直倡导和践行的,由此形成了悠久而丰富的美育思想[6]”。例如《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7]”,《礼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8]”,讲求的都是内心的情感认同。相较之下,思政课具有学理性强的特点,重点在于讲明道理,说服学生。高校思政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性和说理性较强,抽象晦涩,理性宏观,加之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较为浅薄,在融入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和有效衔接,容易出现机械融入的现象。另外,目前部分思政课教师侧重于采用灌输式教学,缺乏启发性教学,因此,要“通过梳理历史文献、整理经典案例等方式,讲好中华传统故事,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资源共享体系,阐释好故事背后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价值,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意蕴[9]”。

(二)传统与现代:传统文化的历史性与现代文化的时代性

文化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0]传统文化植根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现代文化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从内容上来说,部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大学生会先入为主地认为传统文化是保守、落后和过时的,转而去追求西方文化的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从而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形式上来说,在算法推荐时代,人们缺少时间和耐心去阅读长篇文字,更趋向于去接收简单、直观、无需动脑的个性化推荐信息。在“流量为王”的背景下,微信、淘宝、美团等不以浏览短视频为主要功能的软件,在导航栏中也会嫁接短视频板块,甚至短短几行文字也要做成视频以获取流量。大学生在闲暇时刻关注的重点也只会是热度高的碎片化内容,通过转瞬即逝的快感得到消遣,缺乏沉潜身心去阅读传统文化相关书籍的定力,无法体味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道理,给传统文化的融入带来了困难。

(三)教师与学生:教师积极备课与学生消极听课

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的参与。但现实情况是,教师致力于教学改革,将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融汇贯通之后,学生们往往未能给予思政课以足够的重视。课堂抬头率和前排落座率低,加之大学生以宿舍为单位的抱团效应,一开始想要认真听讲的部分学生也被带动成为消极听讲的群体,最终形成思政教师单方面无意义的输出。这种现象在众多高校的思政课堂已蔚然成风,由于无法实现自身价值,一些教师逐渐背离了“全心全意教好学生”的初衷,进而脱离了教学改革轨道。诚然,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吸引学生听讲的要素之一,但在“公共意识”的驱使下,学生对课程具有抵触心理,缺乏基本的听讲意识,何谈教学质量改革。由此可见,要想让思政课改革真正地学有其实、教师教有其效,就需要提高学生听课意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师生融合交流,形成良性互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四)理想与现实:教学改革理想与职称评定现实

在如今的教师职称评定考核标准中,科研成为了三个维度中的主要因素。“高校教师发展的核心内容至少应当包括三个方面:教学发展、学术发展和个人发展……这三个维度相互影响,必须整体协调发展,不可偏废;如果只在一个维度上发展,另外两个维度会对其产生制约作用。”[11]然而,部分青年教师困于“非升即走”的制度牢笼下,背负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自顾不暇,更无暇他顾。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想晋升职称,就要投身于项目、论文研究和专著撰写。相应地,教师会消耗大量精力,把科研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点,对于学生需求和课堂质量则等闲视之。最终,科研成果仅仅成为学术论著,被束之高阁,没有回馈到学生和课堂上。另一方面,具有教学改革理想并积极实践的教师,则没有时间去进行项目申报和论著撰写。这样,两者之间的矛盾便会导致将重心放在课堂上的教师得不到职称晋升,兢兢业业上课的教师直到退休时甚至还是讲师的职称,长此以往,导致教师偏离学术发展和个人发展,思政课教学改革效果不佳。


Copyright © 2014-2019 www.chinaxunz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荀子网运维 电话:13051618021  微信:22993341

        有别字、漏字、错误版权问题等请留言或联系编辑

       冀ICP备2024075312号-1 邮箱:22993341@qq.com